Please wait a minute...
本期目录
2018年 第36卷 第04期 刊出日期:2018-08-31
  • 青花椒种植对土壤颗粒组成及分形维数的影响
    周于波 龚伟 王景燕 唐海龙 赵昌平 黄帅 林梅
    2018, 36(04):  0-0. 
    摘要 ( 1028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目的】为青花椒林土壤管理及退耕还林中经济林树种选择提供参考。【方法】以农耕地退耕形成的弃耕地和青花椒林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退耕方式(青花椒地、弃耕地)以及青花椒种植年限(2 a、5 a、9 a、14 a)对土壤颗粒组成、分形维数(D)、理化性质和微生物数量的影响,探讨了分形维数与土壤肥力之间的关系。【结果】青花椒林和弃耕地土壤中粉粒(0.02 ~ 0.002 mm)和粘粒(<0.002 mm)含量、<0.02 mm与>0.02 mm粒级含量的比值(RPC)、分形维数、孔隙度、持水量、养分含量(弃耕地有效磷和速效钾除外)和微生物数量均高于对照农耕地,且随青花椒种植年限的延长而增加,相同年限的青花椒林高于弃耕地。土壤颗粒分形维数和<0.02 mm与> 0.02 mm粒级含量的比值与土壤物理性质、养分含量和微生物数量显著相关(p<0.05)。【结论】坡地退耕种植青花椒对提高小粒级土壤颗粒含量和改善土壤肥力状况的效果优于弃耕地;土壤颗粒分形维数和<0.02 mm与> 0.02 mm 粒级含量的比值均可表征坡地退耕后土壤肥力的变化状况。
  • 不同氮源对菹草生长和水质的影响
    李印霞
    2018, 36(04):  0-0. 
    摘要 ( 119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摘 要:【目的】研究在富营养条件下不同氮源对菹草(Potamogeton crispus)生长及水质的影响,旨在预防氮肥对水体生态系统的破坏。【方法】将备用菹草分成两组栽种,第一组按0.2、0.4、0.6、0.8、1.0 mg分别加入氯化铵,第二组按同样梯度加入尿素,每 6 天取一次样,监测水体各项水质指标(pH、DO、氨氮和硝态氮)及菹草的生理指标(叶绿素a和可溶性糖)。【结果】氮源浓度越大,菹草叶绿素a含量越少;尿素组0.8 mg/L和1.0 mg/L试验组可溶性糖含量显著低于氯化铵组(p<0.05);氯化铵浓度越高,水体pH值越低,而尿素浓度越高,pH值越高;尿素组0.8 mg/L和1.0 mg/L试验组氨氮含量显著高于氯化铵组(p<0.05);氯化铵组硝态氮含量显著高于尿素组(p<0.05)。【结论】低浓度尿素更适宜菹草生长,高浓度氯化铵和尿素均抑制菹草生长。
  • 农药的安全使用:农药使用技能培训对农户个人防护行为的影响分析——以我国五省1153个粮食种植户为例
    杨曼莎 赵霞
    2018, 36(04):  0-0. 
    摘要 ( 0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目的】本研究分析了农药使用技能培训对农户个人防护行为的影响,以规范农户施药时的个人防护行为,提高农药使用的安全性。【方法】本研究通过对1153个粮食种植户的问卷调查,采用双变量Probit模型分析了分析了农药使用技能培训对农户个人防护行为的影响,并解决了并解决了农药使用技能培训变量的内生性问题。【结果】农药使用技能培训能够改善农户的个人防护行为,使农户更注重个人防护装备PPE的使用;此外,农户的个人防护行为还受到农户性别、农药相关知识水平以及区域变量的影响。【结论】农药使用技能培训能够有效促进农户个人防护行为的改善,政府应当合理设计农药使用技能培训项目,关注女性农户的安全施药问题,加强农药安全使用知识的宣传,以规范农户的用药行为。
  • 不同浓度硒处理对豆瓣菜生长及硒富集的影响
    李克强
    2018, 36(04):  0-0. 
    摘要 ( 0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摘要:【目的】探究不同浓度硒处理对豆瓣菜生长及硒富集的影响,了解豆瓣菜硒积累及耐受特性,并筛选出有利于其生长的最佳硒浓度。【方法】采用盆栽试验,设置硒处理浓度为0(CK)、5、10、25、50、75、100 mg/kg,以硒(Ⅳ)计。【结果】结果表明,外源硒浓度为5-50 mg/kg时有利于豆瓣菜生长,其中以10 mg/kg效果最佳,100 mg/kg则抑制其生长。5-50 mg/kg浓度的硒能提高豆瓣菜光合色素含量但未达显著水平,而当浓度过高时(75-100 mg/kg)光合色素含量显著减少。适宜浓度的硒能诱导POD(5-75 mg/kg)和CAT(10 mg/kg)活性的上升,但过高浓度的硒会导致SOD(50-100 mg/kg)和CAT(100 mg/kg)活性下降。施硒后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较对照均显著降低,各施硒处理中又以10、25mg/kg处理最高。而地上部可溶性糖含量随着外源硒浓度的升高则呈先下降后上升之后再下降的趋势。施硒后豆瓣菜硒含量与硒积累量随硒浓度升高而呈线性关系升高。【结论】豆瓣菜对硒的耐受范围广、富集能力强,是一种次生硒富集植物。适宜浓度的硒有利于豆瓣菜生长,当外源硒浓度为10 mg/kg时,效果最佳。
  • 滨海沙地5种人工林细根与表层土壤化学计量特征
    胡欢甜 邱岭军 葛露露 孟庆权 林宇 何宗明 王柯远 董强
    2018, 36(04):  0-0. 
    摘要 ( 0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摘要:【目的】研究滨海沙地不同树种人工林细根及表层土壤化学计量特征,明确滨海沙地林分养分限制因子,从而为滨海沙地人工林进行科学经营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肯氏相思、厚荚相思、卷荚相思、尾巨桉和木麻黄5种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测定各细根及表层土壤的碳(C)、氮(N)和磷(P)含量,分析其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及其相关性。【结果】①细根C含量为449.89~461.56 mg/g, N含量为10.64~16.69 mg/g, P含量为0.29~0.58 mg/g。不同树种间细根N、P含量差异极显著(P<0.01)且与C:N、C:P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②表层土壤中C、N、P含量分别为3.15~4.86、0.30~0.45和0.12~0.17 mg/g,极显著低于细根养分含量(P<0.01),而细根养分与表层土壤养分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P<0.5)。【结论】研究区表现出严重的土壤P缺乏。
  • 四种楝科树种幼苗对土壤镉污染的生长生理响应与镉富集特征
    石坚 陈良华
    2018, 36(04):  0-0. 
    摘要 ( 0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目的】研究四种乡土速生树种幼苗对土壤镉(Cd)污染的生长生理响应与Cd富集特征,以期筛选出优良的土壤Cd污染修复树种。【方法】利用楝科的红椿(Toona ciliata)、香椿(T. sinensis)、川楝(Melia toosendan)和苦楝(M. azedarach)幼苗作为实验材料,研究其在不同土壤Cd污染条件下(CK:0.12 mg?kg-1,T1:2.5 mg?kg-1,T2:5 mg?kg-1)的活性氧(H2O2和MDA)、抗氧化酶(SOD和POD)、生物量、重金属积累与分配的差异。【结果】(1)T2条件下,红椿和苦楝的H2O2和MDA含量均明显升高(P<0.05),SOD和POD活性不同程度降低;T1和T2条件下,香椿和川楝的H2O2和MDA含量均变化不大(P>0.05)。(2)T2条件下,红椿的叶片、细根干重、总生物量,及川楝的粗根和细根干重显著下降(P<0.05),香椿和苦楝的生物量并没有受到显著影响(P>0.05)。(3)除红椿外,其余树种各器官的Cd浓度、Cd积累量及Cd积累总量在土壤Cd污染条件下均不同程度上升;与其他器官相比,四种树种的细根Cd浓度和Cd积累量均最大;Cd积累总量的大小次序为香椿(409 μg)、川楝(339 μg)、苦楝(168 μg)、红椿(163 μg)。(4)伴随土壤Cd污染程度的加剧,各树种的Cd富集系数明显下降(P<0.05),川楝的富集系数在T1和T2条件下均最高;土壤Cd污染条件下,香椿的Cd转运系数没有显著变化(P>0.05),T2条件下,其余树种的Cd转运系数显著降低(P<0.05);红椿的耐性指数在土壤Cd污染条件下不同程度降低,但其余树种的耐性指数没有显著变化(P>0.05)。【结论】综合来看,土壤Cd污染条件下香椿的生物量受影响最小,并具有较高的Cd富集能力和生理耐受性,因此具有良好的Cd污染土壤的修复潜力。
  • 版纳微型猪近交系→人异种器官移植免疫排斥候选基因CMAH的克隆、表达及功能生物信息学分析
    霍金龙 张霞
    2018, 36(04):  0-0. 
    摘要 ( 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目的】本研究以版纳微型猪近交系(Banna mini-pig inbred line, BMI)为材料,从mRNA和蛋白水平初步研究CMAH基因的特性和功能,为该基因在猪-人异种器官移植免疫排斥中的作用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BMI 27个重要组织的CMAH mRNA转录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检测BMI在9个组织中的CMAH蛋白表达特征,并对CMAH编码的氨基酸进行生物信息学预测,分析CMAH蛋白质的功能。【结果】扩增得到BMI CMAH编码区序列长1734 bp,编码577个氨基酸,序列已提交GenBank,基因登录号KM098147,对应的氨基酸登录号AIS36193。多组织相对荧光定量表达分析表明CMAH基因在颌下腺、脾及舌下腺中呈相对高表达水平,在其他组织中呈相对中、低表达水平,Western Blot分析表明CMAH蛋白在除脊髓和大脑外的其他组织都有表达。功能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CMAH蛋白质包含Rieske和UlaG保守结构域,二级结构以α螺旋为主,N末端亲水,C末端疏水,有6类功能活性位点。【结论】为CMAH基因在异种器官移植方面功能的深入研究积累基础资料。
  • 金马河流域滩涂湿地植物多样性特征
    鲜骏仁
    2018, 36(04):  0-0. 
    摘要 ( 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摘要:【目的】了解金马河流域治理后的滩涂湿地植物的组成和多样性。【方法】在金马河流域设置10个样地、采用典型样方法(30个样方)研究了滩涂湿地的植物物种组成和物种多样性。【结果】在调查区域内出现植物78种,隶属38科74属,以禾本科、菊科、伞形科为主,优势植物为斑茅、白茅和狗牙根等;金马河中上游植物物种组成相似,其余地段则差异较大。金马河流域的植物多样性没有明显的规律;但均因强度干扰而降低。【结论】滩涂湿地治理后的短期植物组成受人为干扰影响、后期则受优势种影响;干扰对滩涂湿地植物多样性有显著影响。
  • 四川、山东、河北省鸡蛋中重金属Cd、Cr、Pb的相关性分析
    吴彩梅 王建萍 刘光芒 白世平 张克英
    2018, 36(04):  0-0. 
    摘要 ( 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目的)本文旨在评估我国四川、山东、河北省(京津冀)鸡蛋三种重金属的含量和来源。(方法)采集四川、 山东、河北省(京津冀)67个养殖场蛋鸡配合饲料(槽料)、蛋鸡饮用水、鸡蛋、环境水、环境土壤各268份,测定其中的Cd、Cr、Pb含量。(结果)结果表明:我国四川、山东、河北(京津冀)地区的蛋鸡养殖场鸡蛋中Cd的检出率分别为72.06 %、92.31 %、100 %,Cr、Pb的检出率均达到100 %。鸡蛋中Cd、Cr、Pb平均含量分别为:四川省:19.90×10-3mg/Kg、0.24 mg/Kg、98.23×10-3mg/Kg;山东省:19.15 ×10-3mg/Kg、0.35 mg/Kg、96.25×10-3 mg/Kg;河北省:21.22 ×10-3mg/Kg、0.42 mg/Kg、71.93×10-3mg/Kg,三种元素含量均未超过GB 2762-2017和GB 2748-2003标准。三省鸡蛋中Cd、Cr、Pb含量与蛋鸡配合饲料、养殖场周围土壤、饮用水和环境水等养殖环节均呈正相关,与蛋鸡配合饲料均呈显著相关(P<0.05)。蛋鸡配合饲料是鸡蛋中Cd、Cr、Pb的主要来源,其次是蛋鸡饮用水、养殖场周边土壤、养殖场周边环境水。(结论)综上所述:三省受检鸡蛋中Cd、Cr、Pb均未超标,鸡蛋中三种重金属的主要来源为蛋鸡配合饲料,其次是蛋鸡饮用水、养殖场周边土壤、养殖场周边环境水。
  • 低聚木糖对生长育肥猪生长性能、胴体性状和肉品质的影响
    谢菲 陈代文 余冰 何军 黄志清 毛湘冰 郑萍 罗玉衡 虞洁 罗钧秋
    2018, 36(04):  0-0. 
    摘要 ( 0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目的】本试验旨在考察饲粮添加不同水平的低聚木糖(XOS)对生长育肥猪生长性能、胴体性状及肉品质的影响。【方法】试验选择72头21kg的健康DLY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3头猪。试验划分3个阶段:25-50kg,50-75kg,75-110kg。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处理组在基础饲粮基础上分别添加0.02%、0.03%和0.04%低聚木糖。【结果】低聚木糖对生长育肥猪各阶段以及全期的采食量、日增重和料重比均无显著影响(P>0.05);饲粮添加0.03%XOS显著提高50-75kg阶段干物质、能量和粗蛋白消化率(P<0.05),添加0.02%和0.03%XOS显著提高75-100kg阶段干物质和能量消化率(P<0.05);饲粮添加低聚木糖显著增加25-50kg阶段猪血清葡萄糖水平(P<0.05);饲粮添加0.03% XOS显著增加猪胴体长(P<0.05),并显著增加猪肉a值和b值(P<0.05)。【结论】饲粮添加低聚木糖不影响生长育肥猪的生长性能,但能显著提高养分表观消化率,饲粮添加0.03%XOS有改善猪胴体长和肉色的作用。在本试验条件下,低聚木糖在生长育肥猪饲粮中的适宜添加量为0.03%。
  • 藏区农牧户多维贫困测度研究——以甘肃藏区为例
    张海霞
    2018, 36(04):  0-0. 
    摘要 ( 0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目的】测度甘肃藏区农牧户多维贫困状况,以推进藏区农牧户多维贫困治理。【方法】运用甘肃藏区559份实地问卷调查数据,运用AF法,对农牧户的多维贫困状况进行了测量。【结果】在单维贫困上,“家庭成年成员平均受教育年限”、“厕所类型”、“劳动能力”等指标表现出较高的贫困发生率;从多维贫困来看,甘肃藏区农牧户三维贫困发生率高达88.01%;贫困发生率和多维贫困指数均随贫困维度增加而下降,但平均被剥夺份额随着贫困维度的增加呈上升趋势;从维度分解结果来看,教育、住房、劳动能力和燃料对多维贫困指数的贡献率较大,而通电情况和耐用消费品数量的贡献率较小。【结论】调整瞄准机制,确保精准扶贫;立足多维贫困,坚持靶向治疗;锚定稳定脱贫,实施多维考核。
  • 血清5型和13型副猪嗜血杆菌二价灭活苗的制备和免疫效力研究
    朱璐 文翼平
    2018, 36(04):  514-519. 
    摘要 ( 37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摘要: 本研究旨在制备一种用于预防副猪嗜血杆菌病的二价灭活苗,并对其免疫效力进行评价。选择四川地区流行的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suis,,HPs)血清5型MC-203株和血清13型XJ-103株,用甲醛灭活后,经PBS浓缩,将2种菌液与佐剂(铝胶)按1:1:2的比例混合制出二价灭活苗。随后用制备的灭活苗免疫仔猪进行相关安全性检验,抗体滴度检测。同时为了对比制备疫苗与国产商品疫苗和进口商品疫苗的免疫效果,笔者进行了仔猪免疫保护效果评价实验。结果如下:①用0.2%的甲醛在37℃作用 20 h可将HPs完全灭活。②灭活苗免疫仔猪后未造成不良反应,安全性好。③免疫仔猪后14 d即可在体内检测到HPs特异性抗体,196 d的血清中仍可检测到HPs抗体。④仔猪免疫保护效力试验表明,本实验所制备的灭活疫苗、进口商品疫苗和国产商品疫苗的免疫保护率分别为80%、80%、60%。以上结果表明,本研究制备的HPs灭活苗免疫仔猪,可以产生较好的免疫应答,并且能在一定程度上抵御HPs的感染。
  • 亚硒酸钠对黄曲霉毒素B1致雏鸡胸腺细胞死亡受体通路活化的拮抗作用研究
    梁娜 彭西 吴邦元 方静
    2018, 36(04):  527-534. 
    摘要 ( 23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为探究硒对AFB1致胸腺过度凋亡的拮抗机制,180只1日龄科宝肉鸡随机分为4组,分别饲以对照日粮、AFB1日粮(0.6 mg/kg AFB1)、+Se日粮(0.4mg/kg Se)和AFB1+Se日粮(0.6 mg/kg AFB1+0.4mg/kg Se)21天。结果显示,日粮硒可缓解AFB1所致的胸腺形态学损伤、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下降及凋亡率升高;与AFB1组相比,AFB1+Se组胸腺TNF-α、caspase-8、caspase-3、caspase-9和JNK1的表达量降低,Bcl-2和tBid的表达量升高。因此,日粮硒拮抗AFB1致雏鸡胸腺细胞凋亡率升高的机理与死亡受体通路中Fas-FasL- FADD-caspase8-caspase3途径和Fas-ASK1-JNK-Bcl-2途径受到干预有关。
  • 饲粮NDF水平对山羊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及瘤胃古菌结构与组成的影响研究
    张雪娇 王立志 王之盛 薛白 彭全辉
    2018, 36(04):  542-548. 
    摘要 ( 582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摘 要:(目的)本研究旨在采用代谢试验和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饲粮中性洗涤纤维(NDF)水平对山羊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及瘤胃古菌结构与组成的影响。(方法)选用6只8月龄健康雄性山羊进行3×3拉丁方试验,依据饲粮NDF水平设低(LN组)、中(MN组)和高(HN组)NDF水平共三个处理组进行代谢试验。代谢试验共分三期进行,每期试验结束后采集瘤胃内容物,提取瘤胃微生物总DNA后,用古菌通用引物进行PCR扩增,扩增产物用Illumina平台进行高通量测序后进行生物信息分析。(结果)结果表明:1)处理组间山羊日粮DM、OM、CP表观消化率差异均不显著(P>0.05);LN组EE的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MN组和HN组(P<0.05),HN组NDF的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LN组和MN组(P< 0.05)。2)LN组古菌Chao1、Shannon和Observed_species指数均显著高于其它两组(P<0.05),其它两组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3)在门水平上,三个处理组间所有古菌的相对丰度差异均不显著(P>0.05),优势门均为广古菌门(Euryarchaeota);在属水平上,Methanobrevibacter,Candidatus_Methanomethylophilus和Candidatus_Methanoplasma均为三个处理组的优势属。LN组Methanobrevibacter的相对丰度极显著低于其它两组(P<0.01),但Candidatus_Methanomethylophilus和Candidatus_Methanoplasma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其它两组(P<0.05),其余各菌属的相对丰度在三个处理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论)研究结论:饲粮NDF水平在35%-45%之间变化时,显著影响山羊对日粮中EE、NDF的表观消化率,显著影响瘤胃Methanobrevibacter、Candidatus_Methanomethylophilus和Candidatus_Methanoplasma等古菌属的相对丰度。
  • 大口黑鲈消化道组织结构及黏液细胞的类型和分布
    赵柳兰 陈侨兰 杨淞 符红梅
    2018, 36(04):  549-554. 
    摘要 ( 68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摘要:【目的】为进一步开展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moides)消化系统组织学和消化生理学研究提供基础资料。【方法】 采用常规石蜡组织切片,苏木精-伊红(H.E)及阿利新蓝-过碘酸雪芙(AB-PAS)的染色方法,对大口黑鲈消化道的组成结构及黏液细胞的类型、分布及数量进行研究。【结果】大口黑鲈的消化道由口咽腔、食道、胃、幽门盲囊和肠道组成,管壁分为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和外膜,且通过统计肠道和幽门盲囊的直径、皱襞数目、皱襞高度和肌层厚度,发现从前至后管道直径和皱襞数目显著减小(P < 0.05)。大口黑鲈消化道各个部位均有黏液细胞分布,黏液细胞主要分布在上皮组织中,且整个消化道除胃外(仅含有Ⅰ型)均含有Ⅰ、Ⅱ、Ⅲ和Ⅳ型的黏液细胞,食道和前肠中Ⅲ型黏液细胞数量最多,而口咽腔、中肠和后肠,则Ⅳ型黏液细胞数量最多。【结论】大口黑鲈的消化道不同部位组织结构不同,黏液细胞的分布,类型及数量也存在差异。
阅读排行
下载排行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