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本期目录
2018年 第36卷 第01期 刊出日期:2018-02-28
  • 中国柑橘全要素生产率演进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Malmquist—Tobit模型的实证
    李丹
    2018, 36(01):  0-0. 
    摘要 ( 63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目的】探究中国柑橘全要素生产率演进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文章首先采用中国柑橘2008-2014生产成本与收益数据,借助Malmquist指数法,对中国柑橘主产省份柑、桔全要素生产率演进及其分解进行测度与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面板Tobit模型,分析了影响柑橘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外部因素。【结果】考察期内中国柑橘主产省份中,柑的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率较高,桔相对较低;分省来看,不同省份间全要素生产率差距较大;考察期内,柑橘全要素生产率与技术进步波动基本趋于一致,但同时也受效率变化的影响;所考察的6个影响因素包括城市化率、农业机械总动力、每公顷人工总成本、农村居民家庭年人均纯收入、地方财政农林水事务支出与种植规模,均对柑橘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影响显著。【结论】为促进中国柑橘生产效率的提高,应当进一步加大对柑橘产业的扶持力度、鼓励创新、适当调整生产经营规模并推广机械的使用。
  • 4个种源桤木嫁接幼苗的生长及光合特性研究
    白文玉 铁烈华
    2018, 36(01):  0-0. 
    摘要 ( 0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摘要:种源实验是林木良种育苗的基础性实验。为研究不同种源桤木嫁接幼苗的生长及光合特性,给桤木良种育苗提供基础理论数据,本试验采集平昌、宣汉、恩阳、金堂4个种源桤木穗条,选取长势基本一致的实生桤木幼苗为砧木,于2015年1月进行嫁接,同年7月测定嫁接苗苗高、基径、叶绿素含量、光合生理等指标。研究发现:金堂嫁接幼苗的苗高和基径最大,显著于(P<0.05)其余种源;恩阳嫁接幼苗的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最高,分别为2.45mg/g、0.61mg/g、3.06mg/g和0.64mg/g,其与金堂差异不显著(P>0.05),与平昌和宣汉差异显著(P<0.05);恩阳和金堂嫁接幼苗的最大净光合速率(Pnmax)和表观量子效率(AQY)较高,且差异不显著(P>0.05),金堂嫁接幼苗的暗呼吸速率(Rd)较慢,与恩阳差异显著(P<0.05);相关性分析发现,桤木嫁接幼苗的光合速率(Pn)与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极显著(P<0.01)相关。由此可见,4个种源桤木嫁接幼苗生长及光合特性差异明显,其中恩阳和金堂种源桤木嫁接幼苗光合色素含量较高,光合能力较强,生长速度较快,具有较好的培育前景。
  • 镉处理下青杨的生长响应、光合生理和镉吸收研究其种群间的差异
    魏童 朱鹏 胡希智 王盈
    2018, 36(01):  0-0. 
    摘要 ( 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摘要:【目的】通过镉胁迫了解不同浓度镉处理下青杨的生长响应、光合生理响应和镉吸收能力,以及探索其在不同青杨种群间存在怎样的差异。【方法】以川西地区的达维(DW)、牦牛(MN)、捧塔(PT)和榆林(YL) 等4个青杨种群插条为试验材料,在3个镉浓度(CK:0、L:25和H:50 mg?kg-1 )处理下开展扦插盆栽试验,生长6个月后,测定其生长指标、光合生理指标和器官镉含量。【结果】结果显示:4个青杨种群在L处理下没有表现出与对照显著的生长差异,而在H处理下均表现出明显的促进效应,但捧塔、牦牛和榆林3个种群要远远大于达维种群,其总生物量的促进幅度均超过了50%,而达维种群仅为18.2%。光合作用指标和光合色素指标呈现出一定程度的降低,但基本也表现出捧塔、牦牛和榆林大于达维的趋势。器官镉浓度在L处理时地上部分显著大于根部,但在H处理时由于地上部分镉含量趋于饱和使得根部显著增加以至于略高于地上部分。青杨对镉的吸收能力在种群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无论是器官镉浓度还是生物富集系数(BC)和转运系数(TF),都与生长响应的差异呈现一致,即榆林、牦牛和捧塔大于或显著大于达维。【结论】青杨对镉胁迫具有较高的耐受能力,且这种耐受能力是以地上富集为策略,但青杨对镉的耐受/富集能力存在着显著的种群间差异,利用青杨修复土壤镉污染时应注意这种差异,以选择耐受/富集能力高的种群来提高土壤镉污染的修复效率。
  • 外源糖处理对草莓果实品质和主要生物活性物质的影响
    凌亚杰
    2018, 36(01):  0-0. 
    摘要 ( 0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摘 要:【研究目的】为提高草莓果实的品质及其所含的主要生物活性物质含量。【方法】以‘红颜’草莓为材料,通过外施蔗糖、葡萄糖、果糖以及以上三种溶液等体积混合液处理白熟期的‘红颜’草莓。【结果】结果表明:(1)外源糖处理对草莓果实果形指数和色泽均无显著影响,但蔗糖处理会显著增加草莓果实的单果重;(2)外源糖处理会增加草莓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和抗坏血酸含量,葡萄糖除外;(3)外源糖处理对草莓果实花青素的含量无显著影响,但却显著提高果实总酚含量和抗氧化能力。【结论】综合本实验研究结果,不同种类的糖溶液处理均会不同程度地提高草莓果实品质,其中100 mM蔗糖处理效果最佳。
  • 增温和生物炭添加条件下农田土壤酶活性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蒋容 余一 唐玉蓉 华治钧 杨占彪
    2018, 36(01):  0-0. 
    摘要 ( 0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目的】为了揭示增温和生物炭对农田土壤酶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开顶式生长室(open-top chamber,OTC)模拟增温的方法,研究了增温和添加生物炭对农田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OTC使平均气温增加了0.96℃,降低了土壤含水量;而生物炭的添加明显增加了土壤含水量。单独增温处理促进了土壤磷酸酶和蔗糖酶活性,却抑制了土壤脲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生物炭对土壤脲酶、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有抑制的作用,但当增温和生物炭共同作用下,土壤脲酶、磷酸酶、过氧化氢酶和蔗糖酶都随着生物炭添加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土壤环境因子中pH、有机质、速效磷、速效氮和土壤含水量是影响土壤酶活性的主要因素,通径分析表明,速效氮对土壤脲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较大,而pH对土壤磷酸酶和蔗糖酶的影响显著。【结论】在全球变暖背景下,生物炭可以促进土壤的生物活性,从而提高土壤酶活性。
  • 稻草生物炭添加对盐渍型水稻土铁形态的影响*
    关连珠 潘林林 张昀 高晓丹 张广才 姜雪楠 张婷 赵雅 叶超 张雅楠 李丽
    2018, 36(01):  0-0. 
    摘要 ( 0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摘 要:【目的】为探讨适合北方地区的稻草合理还田方式,【方法】本试验采用室内淹水培养方法,研究了添加等碳的腐熟稻草(F)、直还稻草(Z)、稻草生物炭(S)等处理对滨海盐渍型水稻土铁存在形态的影响。【结果】在培养0-180天中,F、Z处理土壤水溶态铁含量随培养时间呈现先降低再增高后降低的变化;各处理土壤的弱酸态铁含量随培养时间逐渐增加、残渣态铁含量随培养时间先增加后减少。培养90天后,F、Z和S处理使土壤可还原态铁含量显著高于CK,且Z>F>S。培养180天后,各处理土壤的水溶性铁和弱酸态铁含量显著高于CK,而残渣态铁含量均显著低于CK;土壤水溶性铁含量大小依次为:Z>S>F;土壤弱酸态铁含量大小依次为:Z>F>S。【结论】本试验条件下,不同稻草添加方式使滨海盐渍型水稻土的残渣态铁向水溶态铁和弱酸态铁转化,Z处理比S和F处理的增加幅度更大。
  • 长足大竹象信息素结合蛋白CbuqPBP1克隆和表达分析
    杨桦
    2018, 36(01):  78-85. 
    摘要 ( 309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目的】克隆和表达长足大竹象Cyrtotrachelus buqueti Guerin-Meneville信息素结合蛋白基因并进行基因序列和表达分析,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的生理功能奠定基础。【方法】通过RT-PCR技术克隆了信息素结合蛋白基因,命名为CbuqPBP1。采用生物信息方法分析了其序列特征,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研究了CbuqPBP1在长足大竹象不同虫态和不同组织中的表达量。【结果】克隆获得长足大竹象信息素结合蛋白基因,命名为CbuqPBP1(GenBank登录号:KU845733.1),开放阅读框为432 bp,编码143个氨基酸残基,分子量为15.84kD,等电点为4.60,含6个保守半胱氨酸位点。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CbuqPBP1与其他昆虫PBP具有较高的相似性。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CbuqPBP1在雄虫、雌虫、幼虫体内均有表达,但在雄虫体内表达量最高(P < 0.05)。同时,在雄虫触角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 < 0.05)。【结论】表明CbuqPBP1在长足大竹象不同虫态和不同组织中差异表达。
  • 中国荷斯坦牛产后体况与妊娠率相关性分析
    贾先波 刘文娇 丁鹏 陈仕毅 王杰 赖松家
    2018, 36(01):  86-90. 
    摘要 ( 332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摘要:奶牛产后体况是再次配种妊娠的重要影响因素。【目的】为了探讨奶牛产后体况与再次配种妊娠率之间的相关关系以及最佳的体况评分,【方法】试验选取了同一栋牛舍不同胎次的120头泌乳牛作为研究对象,泌乳牛产后60天自然发情配种,在配种日当天采用5分制的五部分综合评分法评定体况,并于授精后35天检胎,统计妊娠率。【结果】结果发现,高产奶牛群产奶量与妊娠率不存在显著相关。处于2.5-3分的泌乳牛妊娠率最高,且在所有的泌乳牛和1胎次泌乳牛中其均显著高于其它分值牛的妊娠率。【结论】奶牛体况评分影响配种妊娠率,在试验牛场最佳配种体况评分分值为2.5-3分。
  • 南江黄羊ARHGAP11A基因SNPs筛选及其与生长性状的关联分析
    王嘉欣 张德鹏 李利 张红平
    2018, 36(01):  91-99. 
    摘要 ( 350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目的)为探讨ARHGAP11A基因与家畜生长性状的关联。(方法)试验以南江黄羊 (母羊,n=243)为试验材料,采用PCR产物直接测序筛选ARHGAP11A基因的SNP位点并分析其与性状之间的关联。(结果)南江黄羊群体中共发现ARHGAP11A基因16个SNPs位点。g.3483A>G和g.3621G>A的纯合突变具有增加南江黄羊体重(2月龄、6月龄和12月龄)以及胸围(6月龄)指标的趋势(P>0.05),而在g.3525A>G位点AG型羊初生重、12月龄体重和12月龄胸围显著高于GG型个体(P<0.05)。AAGT单倍型山羊体重体尺均高于AGGT和GGAT个体(P>0.05)。(结论)南江黄羊母羊群体中ARHGAP11A基因突变与生长发育密切相关,进一步验证其功能后在选育中可考虑其作为辅助选择标记。
  • 粉状饲料中小麦粉碎粒度对肉鸡生产性能、消化器官发育和肠道健康的影响
    钟丽梅 李东东 张克英 曾秋凤 白世平 王建萍 丁雪梅
    2018, 36(01):  100-107. 
    摘要 ( 38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目的】本试验旨在研究粉状饲料中不同小麦粉碎粒度对肉鸡生产性能、消化器官发育及肠道健康的影响。【方法】试验选用385只1日龄健康AA肉公鸡,分为5个处理,小麦分别通过2、4、6、8、10mm五种孔径的筛片粉碎成5种粉碎粒度,每个处理7个重复,每个重复11只鸡。试验饲粮为小麦-豆粕型。试验期42d,分1~21d和22~42d两阶段。【结果】结果表明:小麦粉碎粒度对肉鸡平均阶段增重(BWG)和平均阶段采食量(FI)均无显著影响(P>0.05),当小麦粉碎粒度为8和10mm时,肉鸡的料肉比显著高于其余处理(P<0.05)。小麦粉碎粒度对肉鸡养分利用率和AME均没有显著影响(P>0.05)。随着小麦粉碎粒度的增加,肉鸡21d肌胃指数显著增加,且呈显著的线性相关(P<0.05); 21d空肠绒毛高度、粘膜厚度和绒隐比显著增加(P<0.05);空肠杯状细胞光密度值显著增加(P<0.05),21d呈显著的二次曲线关系,42d呈显著的线性相关;21d时空肠黏膜claudin 1 mRNA表达量显著提高(P<0.05)。【结论】由此可见,在粉状饲粮中,小麦粉碎粒度增加,显著提高肉鸡料肉比;但可促进肌胃发育和空肠形态改善;增加空肠杯状细胞数量和空肠黏膜claudin1 mRNA的表达,综合考虑在肉鸡粉状饲粮中小麦通过6 mm筛片粉碎时较适宜。 关键词:小麦,粉碎粒度,肉鸡,生产性能,肠道健康
  • 四川泸州黄羽山地乌骨鸡群体的肉用性能分析
    覃飞 刘嘉 朱庆 尹华东 王彦 赵小玲
    2018, 36(01):  108-117. 
    摘要 ( 1656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摘要:【目的】试验对一个四川黄羽山地乌骨鸡群体与青脚麻(BH01系、父系)进行了屠宰性能及肌肉品质比较,为黄羽山地乌骨鸡的保种或选育提供基础信息。【方法】黄羽乌骨鸡及青脚麻鸡1日龄雏鸡各300羽,拍摄黄羽乌骨鸡150日龄典型个体,记录其外貌特征;随机选择150日龄黄羽山地乌骨鸡,75日龄青脚麻公、母鸡各15 羽进行屠宰性能测定;采用水解法测定胸肌内氨基酸以及索氏抽提法测定胸肌肌内脂肪含量。【结果】屠宰性能测定结果表明:青脚麻公鸡的屠宰率显著低于黄羽乌骨鸡(P < 0.05);黄羽乌骨鸡与青脚麻的半净膛率、全净膛率均无显著差异(P > 0.05);黄羽乌骨鸡的皮脂厚显著低于青脚麻鸡(P < 0.05); 黄羽乌骨鸡公鸡的腿肌率以及母鸡的胸肌率均显著高于青脚麻公鸡(P < 0.05)。肌肉品质测定结果表明:黄羽山地乌骨鸡公鸡肌肉的红度值a显著高于青脚麻公鸡(P < 0.05);黄羽乌骨鸡的肌内脂肪含量、肌肉内必需氨基酸(Thr、Met、Ile、Leu、Phe)及鲜味氨基酸(Glu、Asp、Arg、Gly)含量均显著高于青脚麻鸡(P < 0.05)。【结论】本研究表明,黄羽乌骨鸡的肌肉品质优于青脚麻鸡,黄羽乌骨鸡公、母鸡的屠体性状分别优于青脚麻公、母鸡。本研究为进一步研究四川黄羽山地乌骨鸡提供了基础数据。
  • 杂交鲟腹水症的病理学诊断
    黄小丽
    2018, 36(01):  113-117. 
    摘要 ( 314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目的】为确定杂交鲟腹水症的病因。【方法】在无菌操作下从发病鲟的肝、脾、肾中分离病原菌;对鳃、体表黏液和肠道内容物进行压片,检查寄生虫;利用病理学技术观察病鲟的病理损伤特点。【结果】该病的主要靶器官为脾脏、肝脏、头肾和体肾,病鱼主要表现为坏死性脾炎、肝炎、肾炎和肠炎。高倍光学显微油镜下,脾脏、肝脏中有大量成簇状生长的短杆状细菌。【结论】综上,判定该病为杆状细菌引起。证明了病理学技术在该病诊断中的重要作用。
阅读排行
下载排行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