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陆铭. 大国大城[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6: 60-61.
|
[2] |
孙久文, 夏添. 中国扶贫战略与2020年后相对贫困线划定: 基于理论、政策和数据的分析[J]. 中国农村经济, 2019(10): 98-113.
|
[3] |
朱晓, 秦敏. 城市流动人口相对贫困及其影响因素[J].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 19(3): 115-129.
|
[4] |
杨帆, 庄天慧, 王卓. 城市流动人口贫困识别与精准帮扶管理机制研究[J]. 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 2019, 40(3): 51-57.
|
[5] |
踪家峰, 李宁. 为什么奔向北上广: 城市宜居性、 住房价格与工资水平的视角分析[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5, 55(5): 12-23, 171.
|
[6] |
宁光杰. 中国大城市的工资高吗: 来自农村外出劳动力的收入证据[J]. 经济学(季刊), 2014, 13(3): 1021-1046.
|
[7] |
踪家峰, 周亮. 大城市支付了更高的工资吗[J]. 经济学(季刊), 2015, 14(4): 1467-1496.
|
[8] |
彭俊超, 文余源. 城市规模扩大了城市内部技能工资差距吗: 基于CHIP 2013微观数据[J]. 经济与管理研究, 2020, 41(6): 78-90.
|
[9] |
王小鲁. 中国城市化路径与城市规模的经济学分析[J]. 经济研究, 2010, 45(10): 20-32.
|
[10] |
朱志胜. 城市规模对就业福利效应的影响[J]. 城市问题, 2016(1): 71-77.
|
[11] |
李强. 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J]. 中国社会工作, 1996(5): 18-19.
|
[12] |
邢成举, 李小云. 相对贫困与新时代贫困治理机制的构建[J]. 改革, 2019(12): 16-25.
|
[13] |
汪三贵, 刘明月. 从绝对贫困到相对贫困: 理论关系、战略转变与政策重点[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6): 18-29, 189.
|
[14] |
左停, 贺莉, 刘文婧. 相对贫困治理理论与中国地方实践经验[J].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 21(6): 1-9, 109.
|
[15] |
郭君平, 张斌, 吴国宝. 宗教信仰、宗教参与影响农民主观贫困和福利吗: 来自全国5省1 000个农户调查的证据[J]. 经济与管理评论, 2016, 32(3): 14-24.
|
[16] |
周力, 邵俊杰. 非农就业与缓解相对贫困:基于主客观标准的二维视角[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 20(4): 121-132.
|
[17] |
ROJAS M.Experienced poverty and income poverty in Mexico: A subjective well-being approach[J]. World Development, 2008, 36(6): 1078-1093.
|
[18] |
梁婧, 张庆华, 龚六堂. 城市规模与劳动生产率: 中国城市规模是否过小: 基于中国城市数据的研究[J]. 经济学(季刊), 2015, 14(3): 1053-1072.
|
[19] |
刘波, 王修华, 彭建刚. 主观贫困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CGSS(2012—2013)的实证研究[J]. 中国软科学, 2017(7): 139-151.
|
[20] |
田雅娟, 刘强, 冯亮. 中国居民家庭的主观贫困感受研究[J]. 统计研究, 2019, 36(1): 92-103.
|
[21] |
陆铭, 高虹, 佐藤宏. 城市规模与包容性就业[J]. 中国社会科学, 2012(10): 47-66, 206.
|
[22] |
王建国, 李实. 大城市的农民工工资水平高吗[J]. 管理世界, 2015(1): 51-62.
|
[23] |
杨菊华. “代际改善”还是“故事重复”: 青年流动人口职业地位纵向变动趋势研究[J]. 中国青年研究, 2014(7): 53-60, 77.
|
[24] |
杨菊华, 吴敏, 张娇娇. 流动人口身份认同的代际差异研究[J].青年研究, 2016(4): 9-18, 94.
|
[25] |
魏万青, 陆淑珍. 禀赋特征与机会结构: 城市外来人口社会融合的代际差异分析[J]. 中国农村观察, 2012(1): 13-21.
|
[26] |
黄嘉文. 流动人口主观幸福感及其代际差异[J].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14(2): 122-133.
|
[27] |
王春光. 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与城乡融合的关系[J].社会学研究, 2001(3): 63-76.
|
[28] |
祝仲坤. 住房公积金与新生代农民工留城意愿: 基于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的实证分析[J]. 中国农村经济, 2017(12): 33-48.
|
[29] |
梁宏. 外出务工经历的代际传承对新生代流动人口从业状态的影响[J]. 人口研究, 2019, 43(2): 76-86.
|
[30] |
加里·贝克尔. 人力资本[M]. 第3版,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6: 141-196.
|
[31] |
张车伟. 人力资本回报率变化与收入差距: “马太效应”及其政策含义[J]. 经济研究, 2006(12): 59-70.
|
[32] |
杜书云, 张广宇. 就业歧视与农民工福利缺失问题分析[J]. 农业经济问题, 2004(11): 52-56.
|
[33] |
温忠麟, 叶宝娟. 中介效应分析: 方法和模型发展[J]. 心理科学进展, 2014, 22(5): 731-7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