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刘莹, 黄季焜, 王金霞. 水价政策对灌溉用水及种植收入的影响[J]. 经济学, 2015, 14(4): 1375-1392. [2] 周芳, 马中, 郭清斌. 中国水价政策实证研究: 以合肥市为例[J]. 资源科学, 2014, 36(5): 885-894. [3] 李然, 田代贵. 农业水价的困境摆脱与当下因应[J]. 改革, 2016, 271(9): 107-114. [4] 王璐, 郑文涛. 改革水价制度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J]. 中国环境管理, 2002(2): 7-10. [5] 张维康, 曾扬一, 傅新红, 等. 心理参照点、支付意愿与灌溉水价: 以四川省20县区567户农民为例[J]. 资源科学, 2014, 36(10): 2020-2028. [6] PETER ROGERS, RADHIKA DE SILVA, RAMESH BHATIA.Water is an economic good: how to use prices to promote equity. Efficiency, and sustainability[J]. Water Policy, 2001(4): 1-17. [7] JOHANSSON R C, YACOV T, ROE T L, et a1. Pricing irrigation water: a review of theory: and practice[J]. Water Policy, 2002(4): 173-199. [8] CARSON R T, MITCHELL R C, HANEMANN M.et al.Contingent valuation and lost passive use: damage from the Exxon Valdez oil spill[J]. Environmental and Resource Economics, 2003, 25: 257-286. [9] 田贵良, 顾少卫, 韦丁, 等.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对水权交易价格形成的影响研究[J]. 价格理论与实践, 2017(2): 66-69. [10] 王亚华, 舒全峰, 吴佳喆. 水权市场研究述评与中国特色水权市场研究展望[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7, 27(6): 87-100. [11] 刘静, 陆秋臻, 罗良国. “一提一补”水价改革节水效果研究[J]. 农业技术经济, 2018, 276(4): 126-135. [12] 王文浩, 曹红霞, 蔡焕杰. 灌溉水价与灌区灌溉用水量关系研究[J]. 灌溉排水学报, 2013, 32(1): 82-85. [13] 牛坤玉, 吴健. 农业灌溉水价对农户用水量影响的经济分析[J]. 中国人口·资源环境, 2010, 20(9): 39-41. [14] 陈丹. 南方季节性缺水灌区灌溉水价与农民承受能力研究[D]. 南京: 河海大学, 2007. [15] 王建浩, 时卫平, 王西琴. 关中地区农民水价支付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8, 32(3): 77-82. [16] 张文明, 陈丹, 朱根, 等. 基于社会资本理论的农民灌溉水价支付意愿影响因素分析模型[J]. 水利经济, 2010, 28(2): 1-5. [17] 王建平. 内蒙古自治区农业水价研究[D]. 北京: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2. [18] 邱书钦. 我国农业水价分担模式比较及选择: 兼析国际农业水价分担模式经验借鉴[J].价格理论与实践, 2016(12): 52-55. [19] 尹庆民, 马超, 许长新. 中国流域内农业水费的分担模式[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 20(9): 53-58. [20] 徐飘. 农业灌溉水价确定及其对农户用水行为的影响分析[D]. 杨凌: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