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 2015, Vol. 33 ›› Issue (01): 62-70.doi: 10.16036/j.issn.1000-2650.2015.01.011
郜红娟1, 张朝琼2, 张凤太1
GAO Hong-juan1, ZHANG Chao-qiong2, ZHANG Feng-tai1
摘要: [目的] 探讨贵州省不同地形梯度上的土地利用变化特点。[方法] 采用遥感解译和GIS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高程、坡度、地形起伏度、地形位指数视角,分析了1990-2010年贵州省土地利用变化的地形梯度特征。[结果] 研究期间贵州省土地利用类型分布表现出明显的梯度性。在坡度、地形起伏度和地形位梯度上,耕地、建设用地和水域主要分布于低梯度带。林地、草地和未利用地集中于高梯度带。在高程梯度带上,高海拔梯度带是耕地、草地和未利用地的优势区,低海拔梯度带是建设用地、水域和林地的优势区。1990-2010年各地形梯度带的耕地和未利用地面积降低,而林地、草地、建设用地和水域面积增加。主要表现为大量耕地和未利用地转为林地和建设用地。其中,耕地、草地、林地和未利用变化集中于中等及以下梯度带。建设用地和水域变化主要分布于中等高程带以及其他低地形梯度带。[结论] 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地形梯度差异突出。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因素以及退耕还林还草政策是其主导因素。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