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国家统计局. 中国统计年鉴[M].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9: 385-387.
|
[2] |
曹冰, 朱紫薇, 单娟, 等. 氮肥与密度对夏玉米生理特性、产量及氮肥偏生产力和抗倒性的影响[J]. 山东农业科学, 2019, 51(6): 97-101, 107.
|
[3] |
王善高, 田旭, 周应恒. 中国农业化肥施用量增长原因分解及其削减潜力分析[J]. 生态经济, 2019, 35(3): 115-121.
|
[4] |
张俊峰, 颉建明, 张玉鑫, 等. 生物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对日光温室黄瓜产量、 品质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J]. 中国蔬菜, 2020(6): 58-63.
|
[5] |
赵满兴, 刘慧, 王静, 等. 减量复合肥配施生物有机肥对番茄土壤肥力及酶活性的影响[J]. 农学学报, 2020, 10(2): 56-61.
|
[6] |
柳玲玲, 王文华, 杨再刚, 等. 不同生物有机肥对钩藤产量、品质及土壤生物性状的影响[J].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18(3): 116-121.
|
[7] |
孟超然, 白如霄, 侯建伟, 等. 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对干旱区滴灌玉米养分吸收及产量影响[J]. 土壤, 2020, 52(4): 750-757.
|
[8] |
吴平江, 夏叶, 薛勇, 等. 生物有机肥对绿洲温室黄瓜产量、 品质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J]. 中国水土保持, 2019(4): 53-56.
|
[9] |
RAKESH K, DEKA B C, MANOJ K, et al.Productivity, quality and soil health as influenced by organic,inorganic and biofertilizer on field pea in eastern Himalaya[J]. Journal of Plant Nutrition, 2015, 38(13): 2006-2027.
|
[10] |
雷金银, 何进勤, 周丽娜, 等. 生物培肥及AMF对马铃薯连作土壤微生物特征及产量的影响[J].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20(4): 90-94.
|
[11] |
马静. 生物有机肥对不同土壤生物活性和油菜产量品质的影响[D]. 太谷: 山西农业大学, 2017.
|
[12] |
张连金, 赖光辉, 孔颖, 等.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北京九龙山土壤质量评价[J].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6, 31(3): 7-14.
|
[13] |
鲁如坤. 土壤农化分析[M]. 3版. 北京: 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2000: 25-83.
|
[14] |
关松荫. 土壤酶及其研究法[M]. 北京: 农业出版社, 1986: 274-323.
|
[15] |
赵满兴, 刘慧, 白二磊, 等. 腐殖酸肥或生物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对土壤肥力、 红枣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西北农业学报, 2019, 28(6): 981-987.
|
[16] |
邱吟霜, 王西娜, 李培富, 等. 不同种类有机肥及用量对当季旱地土壤肥力和玉米产量的影响[J].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19(6): 182-189.
|
[17] |
李艳平, 刘国顺, 丁松爽, 等. 混合有机肥用量对烤烟根系活力及根际土壤生物特性的影响[J]. 中国烟草科学, 2016, 37(1): 32-36, 44.
|
[18] |
李小萌, 陈效民, 曲成闯, 等. 生物有机肥与减量配施化肥对连作黄瓜养分利用率及产量的影响[J]. 水土保持学报, 2020, 34(2): 309-317.
|
[19] |
张宇冲, 何思蓓, 高灵会, 等. 生物有机肥对芦笋土壤酶活性及细菌群落的影响[J]. 北方园艺, 2019(12): 83-91.
|
[20] |
王庆玲, 朱代强, 王成, 等. 化肥减量配施生物有机肥对蒜苗生理特性、 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2020, 55(4): 69-75.
|
[21] |
孙晓, 姜学玲, 杨剑超, 等. 不同施肥模式对菜田土壤理化性质及产量的影响[J]. 江苏农业科学, 2020, 48(7): 169-173.
|
[22] |
徐磊, 谭福忠, 师臣, 等. 黑龙江省西部干旱区玉米产量与产量构成因素的相关性分析[J].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0(7):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