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 Vol. 36 ›› Issue (04): 549-554.
• • 上一篇
赵柳兰,陈侨兰,杨淞,符红梅
摘要: 摘要:【目的】为进一步开展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moides)消化系统组织学和消化生理学研究提供基础资料。【方法】 采用常规石蜡组织切片,苏木精-伊红(H.E)及阿利新蓝-过碘酸雪芙(AB-PAS)的染色方法,对大口黑鲈消化道的组成结构及黏液细胞的类型、分布及数量进行研究。【结果】大口黑鲈的消化道由口咽腔、食道、胃、幽门盲囊和肠道组成,管壁分为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和外膜,且通过统计肠道和幽门盲囊的直径、皱襞数目、皱襞高度和肌层厚度,发现从前至后管道直径和皱襞数目显著减小(P < 0.05)。大口黑鲈消化道各个部位均有黏液细胞分布,黏液细胞主要分布在上皮组织中,且整个消化道除胃外(仅含有Ⅰ型)均含有Ⅰ、Ⅱ、Ⅲ和Ⅳ型的黏液细胞,食道和前肠中Ⅲ型黏液细胞数量最多,而口咽腔、中肠和后肠,则Ⅳ型黏液细胞数量最多。【结论】大口黑鲈的消化道不同部位组织结构不同,黏液细胞的分布,类型及数量也存在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