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韦平. Watt年度全球家禽未来10年发展趋势[J]. 广西畜牧兽医, 2016, 32(1):52-52.[2] 宫桂芬. 中国家禽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J]. 兽医导刊, 2016(1):5-7.[3] 马敏, 曾仰双, 李强. 四川省家禽地方遗传资源保护利用现状及建议[J]. 中国禽业导刊, 2015(23):24-25.[4] 李菁菁, 邓中勇, 王也,等. 广元灰鸡屠宰性能及肉品质测定[J]. 当代畜牧, 2016(10):34-37.[5] 王福明. 不同饲养方式对金阳丝毛鸡屠宰率和胴体品质的影响[J]. 畜禽业, 2010(10):18-19.[6] 熊斌, 郑璐, 陈兆贤,等. 对泸宁鸡黑羽乌骨家系生长发育性状的聚类分析[J]. 四川畜牧兽医, 2015, 42(2):40-42.[7] 杨山. 家禽生产学[M]. 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5.[8] 陈明, 王梦芝, 宋莉,等. 兴义矮脚鸡和矮脚黄鸡屠宰性能及肌肉品质比较[J]. 江苏农业科学, 2009(2):184-186.[9] 王凡, 刘忠伟, 金志强,等. 倒毛鸡生物学特性、屠宰性能及肉质性状研究[J]. 贵州畜牧兽医, 2016, 40(3):1-6.[10] 张红, 张军, 龚道清,等. 溧阳鸡屠宰性能研究[J]. 中国家禽, 2004, 26(19):31-32.[11] 付睿琦. 利用蛋白质组学技术研究北京油鸡肌肉发育和肌内脂肪沉积的分子机制[D].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3.[12] 陈晓明. 改善与提高鸡肉品质风味的关键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 2005(7):49-49.[13] 张小玲, 蒋小松, 杜华锐,等. 优质鸡肌内脂肪(IMF)和肌苷酸(IMP)含量与屠宰及肉质性状的相关分析[J]. 中国家禽, 2006, 28(5):14-16.[14] 陈香凝. 黑毛和牛肌内前体脂肪细胞分化的基因表达与肌内脂肪性能的关联性研究[D]. 扬州大学, 2012.[15] 胡景威, 于福满, 王雅静,等. 肌内脂肪的营养调控及其与肉质的关系[J]. 饲料广角, 2010(17):20-22.[16] 周华侨, 朱庆, 舒刚,等. 散养和笼养条件下二郎山山地鸡蛋肉兼用系蛋、肉品质分析比较[J]. 畜牧与兽医, 2012, 44(11):39-40.[17] 刘光伟, 赵燕英, 王海,等. 泸宁鸡不同饲养期屠宰性能与肉品质特性测定与分析[J].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5(5):000087-90.[18] Tao Lin, 陶林, Du Bingwang,等. 贵妃鸡肌肉氨基酸组成和含量分析[C]// 2012.[19] 胡鹏. 从鸡的品种看口感与营养[J]. 晚霞, 2013(12):40-40.[20] 李建军. 优质肉鸡风味特性研究[D]. 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3.[21] 刘忠伟, 裴占阳, 陈伟,等. 倒毛鸡肌肉氨基酸组成分析及营养评价[J]. 南方农业学报, 2015, 46(9):1704-1709.[22] 孙桂荣, 朱庆. 我国地方鸡肉质性状的研究及展望[J]. 畜禽业, 2001(8):10-11.[23] 辅宏璞, 蒋小松, 徐亚欧,等. 不同品系优质鸡胸肌肌苷酸和鲜味氨基酸含量的比较[J]. 四川畜牧兽医, 2009, 36(5):31-33.[24] 窦套存, 李尚民, 胡玉萍,等. 鸡肉羟脯氨酸含量的变化规律研究[J]. 中国家禽, 2009, 31(23):62-63.[25] Zhang F. COMPLEX AMINO-ACID COMPOSITION AND PREPARATION FOR TREATING MALE INFERTILITY, IMPOTENCE AND PREMATURE EJACULATION:, WO/2013/163928[P]. 20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