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白文玉, 铁烈华, 冯茂松, 赖娟, 戴晓康, 高嘉翔. 不同种源桤木嫁接幼苗光合和叶绿素荧光特征[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20, 38(06): 670-676. |
[2] |
王维香, 汪晓峰, 严庆海. 盐胁迫对番茄幼苗(Lycopersicon esculentum L.)抗氧化酶活性和同工酶的影响(英文)[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13, 31(02): 169-175. |
[3] |
韩琳娜, 周凤琴. 不同种源引种紫锥菊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11, 29(01): 52-55. |
[4] |
刘江, 陈兴福, 杨文钰, 张树平, 唐英, 高娟. 四川盆地麦冬及其近缘植物的同工酶分析[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10, 28(01): 35-40. |
[5] |
钟珉菡, 苟琳, 刘静, 周永红, 杨瑞武. 小麦族赖草属植物与近缘二倍体物种的同工酶分析[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08, 26(02): 125-130. |
[6] |
吉前华, 郭雁君, 梁广坚, 姚金明. 德庆贡柑果实品质相关的同工酶分析[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07, 25(04): 425-429. |
[7] |
杨永超, 李焕秀, 陈佳, 张海利, 罗飞. RAPD标记分析番茄亲本及其F1的遗传距离和杂种优势[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07, 25(03): 267-270. |
[8] |
陈先知, 李能芳, 朱剑桥, 朱隆静. 苗期夜温对番茄畸形果发生的影响[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06, 24(03): 309-312,354. |
[9] |
张武军, 李宁, 罗娜, 文成敬. 茄子黄萎病菌不同致病力菌株生物学特性的比较[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06, 24(03): 281-287. |
[10] |
张春, 周永红, 于海清, 凡星, 张海琴. 鹅观草属、披碱草属、猬草属和仲彬草属物种的酯酶同工酶分析[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06, 24(02): 130-134,151. |
[11] |
王凤华, 林德清, 王贵学. 钙提高茄子幼苗抗寒力的研究[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05, 23(02): 192-194,222. |
[12] |
吕秀兰, 张光伦, 龚荣高, 汪志辉, 曾秀丽, 苟琳. 22个葡萄品种过氧化物同工酶研究[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05, 23(02): 182-185. |
[13] |
魏秀华, 周永红, 杨瑞武, 丁春邦, 张利, 张海琴. 鹅观草属三个物种及其居群间的酯酶同工酶分析[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04, 22(02): 117-120,195. |
[14] |
辜运富, 张小平, 陈强, 廖德聪, 徐开未. 双孢蘑菇菌丝体酯酶同工酶及可溶性蛋白的电泳分析[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03, 21(03): 217-220. |
[15] |
兰秀锦, 郑有良, 刘登才, 魏育明, 周永红. 四川四倍体小麦地方品种酯酶同工酶[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03, 21(02): 88-90,1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