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时羽杰, 汪志燚, 糜加轩, 肖徐, 万雪琴. 四川核桃遗传资源评价及优良无性系选育[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20, 38(02): 152-160. |
[2] |
谢丛薇, 张潇文, 杨才琼, 胡宝予, 杨峰, 王小春, 刘江, 杨文钰, 张静. 半根交替干旱胁迫对大豆农艺性状及籽粒代谢物的影响[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19, 37(03): 288-295. |
[3] |
邓振山, 王小江, 商荣芳, 陈凯凯, 齐向英, 孙志宏, 贺晓龙. 刈割后不同施氮水平对延安市巨菌草农艺性状及饲用品质的影响[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19, 37(03): 352-358. |
[4] |
金鑫, 周思菊, 李强, 李萍, 谭伟, 李小林, 黄文丽. 5种灵芝菌株的农艺性状、活性成分和功效分析[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19, 37(01): 53-59. |
[5] |
陈朝阳, 易晓余, 熊君, 杨珂, 许珂, 匡成浩, 张志鹏, 丁丽, 蒲至恩, 陈国跃, 李伟. 118个小麦新品系的农艺性状和分子标记评价[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18, 36(06): 722-728. |
[6] |
何芳, 付洪. 四川省2011——2015年审定水稻迟熟品种农艺与米质性状分析[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18, 36(05): 592-597. |
[7] |
包灵丰, 林纲, 赵德明, 贺兵, 江青山, 张杰, 王丽. 新育成水稻三系不育系综合农艺性状分析[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16, 34(01): 14-18. |
[8] |
刘念, 范其新, 蒙大庆, 汤天泽, 李芝凡, 胥岚, 谢卓霖. 盐胁迫对高芥酸、双低油菜品种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11, 29(04): 457-459. |
[9] |
孙垟, 肖千文, 黄丽媛, 蒲光兰, 孙权, 罗永飞, 张志才, 陆学均, 廖运红, 陈定根. 核桃单株经济性状的主成分分析[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11, 29(02): 185-190. |
[10] |
吕建群, 陈林, 戴怀根, 岑烬, 曾宪平. 5个越南水稻恢复系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及遗传力[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10, 28(04): 415-420. |
[11] |
尚海英, 陈国跃, 侯永翠, 李伟, 魏育明. 黑麦属种质资源的主要农艺性状分析[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09, 27(04): 409-414. |
[12] |
吕建群, 吴清连, 陈林, 曾宪平. 四川5个主要水稻恢复系所配组合的农艺性状及产量分析[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09, 27(01): 38-41. |
[13] |
王益, 康厚扬, 原红军, 蒋云, 张海琴, 周永红. 普通小麦与华山新麦草衍生后代的农艺性状和细胞遗传学研究[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08, 26(04): 405-410. |
[14] |
李韵芳, 张连全, 刘登才, 郑有良. 人工合成新小麦的细胞学与农艺性状研究[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08, 26(04): 399-404. |
[15] |
郑艳, 谢戎, 刘成元, 汤昌兴, 李永洪, 赵世麒, 彭富玲, 张雪梅, 黄富. 72份广东水稻种质资源的抗瘟性及农艺性状评价[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08, 26(02): 197-2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