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 1996, Vol. 14 ›› Issue (02): 207-210,206.doi: 10.16036/j.issn.1000-2650.1996.02.012
郭子荣, 敬甫松, 袁代斌, 蒙大庆
Guo Zirong, et al
摘要: 本文采用回归设计和裂区设计相结合的方法,对油菜早熟品种栽培特性和密氮配置参数的研究表明:在产量构成因子中,每角粒数对产量的直接作用最大,千粒重通过每角粒数对产量的间接作用亦较大,且每角粒数和千粒重有一定的协同效应。栽培上应以较高的每亩有效角果数为基础,通过增加每角粒数提高千粒重来实现油菜增产。提出亩植1.40-1.53万株,施氮素8.4-9.0公斤为早熟品种的适宜密氮配置参数。在此范围内,常规种偏低限,杂交种偏高限。还比较了绵油6号、川油11和锦杂905之间的差异,明确栽培要点,可在实践中应用。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