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钦鹏, 陈薇兰, 王淏, 李仕贵. 基于33个遗传多样性水稻材料的泛基因组分析揭示“隐藏”的基因组变异[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21, 39(3): 275-278. |
[2] |
靳燕, 王谢琴, 卿华, 马政, 姚慧鹏. 黄瓜CDPK基因家族的鉴定与进化特征分析[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21, 39(1): 19-26. |
[3] |
贺倩, 周英, 刘星科, 李上官, 王文娟, 李西, 孙凌霞, 黄玉梅. 彭州市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动物群落特征[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20, 38(05): 596-608. |
[4] |
蒋明金, 大川泰一郎, 马均. 播栽方式对2个籼稻品种抗倒伏能力的影响[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20, 38(04): 391-398. |
[5] |
毛诗雅, 武佳丽, 高静, 何林平, 杨雪琴, 杨峰. 弱光对苗期大豆叶片形态结构和光合荧光特性的影响[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20, 38(04): 409-415. |
[6] |
李婷, 涂洋, 李聪, 刘航, 兰秀锦, 马建. 普通小麦TaGNOM1的分子鉴定和表达分析[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20, 38(04): 373-383. |
[7] |
周润惠, 王敏, 李洁, 翟波, 王志宇, 齐锦秋, 郝建锋. 桉树人工林灌草层物种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的动态特征[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20, 38(04): 430-438. |
[8] |
田娇娇, 蒋璐, 曾珍, 陈良华, 肖玖金, 张健. 模拟氮沉降初期对柳杉人工林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20, 38(04): 439-448. |
[9] |
何思妤, 曾维忠, 蓝红星. 金融结构优化的区域减贫效应研究——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20, 38(02): 234-240. |
[10] |
苗人云, 刘天海, 唐杰, 黄忠乾, 彭卫红, 谭昊. 秸秆与麦粒复配栽培种基质对羊肚菌菌丝酶活性的影响及配方优化[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20, 38(02): 183-190. |
[11] |
张桥, 向开宏, 孙永健, 刘芳艳, 武云霞, 孙知白, 郭长春, 杨志远, 马均. 育秧方式与插秧机具对水稻产量及群体质量的影响[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19, 37(06): 762-770. |
[12] |
余学杰, 刘柏宏, 柯永培, 赵长云, 夏伟, 石海春. 密度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瑞玉16株高及产量的影响研究[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19, 37(06): 771-776. |
[13] |
王梦, 周靖宣, 占思远, 王林杰, 李利, 张红平, 仲涛. 山羊EDNRA基因编码区克隆与组织表达规律分析[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19, 37(06): 852-859. |
[14] |
刘昱, 杨莉莉. 效率视阈下的农用地经济密度评价研究[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19, 37(04): 579-588. |
[15] |
陈伟, 李强, 刘晓林, 吴雅薇, 金容, 袁继超, 孔凡磊. 密度与行距配置对川中丘区玉米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19, 37(03): 301-3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