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吴玥蓉, 苏子艺, 郭欣, 余江. 莱茵衣藻对养猪废水氮磷营养盐去除效果[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20, 38(03): 326-332. |
[2] |
陈琛, 徐尤美, 蔺蓓蓓, 景娴, 刘祥, 付静, 江海, 郑红星. 秦岭绿茶茶多酚抑菌活性及其机理研究[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19, 37(06): 821-827. |
[3] |
罗学平, 李丽霞, 何春雷, 赵先明, 杜晓. 磷酸钙对砖茶中氟的吸附特性及脱除效果研究[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16, 34(01): 60-66. |
[4] |
叶飞, 龚自明, 高士伟, 张强, 崔清梅, 梁金波. 湖北恩施茶园土壤及茶叶硒元素调查研究[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15, 33(03): 275-278. |
[5] |
范仕胜, 徐萍, 黎美, 龚雪蛟, 杜晓. 蒙顶甘露自动化清洁加工过程中品质成分的变化[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11, 29(04): 508-511,523. |
[6] |
蒋雨, 陈安均, 于新, 褚福红. 野菊花提取物抑菌活性[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10, 28(03): 328-332. |
[7] |
李丽霞, 杜晓, 何春雷. 水培茶苗对氟的吸收累积特性[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08, 26(01): 59-63,75. |
[8] |
蒋智钢, 李英伦. 左氧氟沙星在健康鸡体内的药动学研究[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05, 23(01): 99-103. |
[9] |
唐茜. 台湾茶业见闻与思考[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04, 22(04): 381-385. |
[10] |
张泽岑, 陈昌辉, 余宗国, 齐桂年. 雅安市茶叶区划设计研究[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04, 22(03): 228-232. |
[11] |
朱砺, 李学伟, 李芳琼, 张克英, 陈代文, 胡祖禹. 肉质性状的影响因素研究[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02, 20(01): 17-19. |
[12] |
谭和平, 黄苹, 陈能武, 陈孝勇. 中国加入WTO后对四川茶叶发展的思考[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01, 19(02): 179-181. |
[13] |
郭雁君, 罗安治, 陈继华, 肖艳玲, 季永诚. 用PCR-RFLP技术鉴别猪的氟烷基因型[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1999, 17(01): 55-57. |
[14] |
唐治诚, 刘光明, 冉红美. 茶叶采摘方法对茶叶产量和效益的影响[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1998, 16(02): 260-263. |
[15] |
李英伦, 张福华, 谢君. 复方泰乐菌素注射液的药代动力学研究[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1998, 16(02): 256-2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