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韩琳娜, 周凤琴. 不同种源引种紫锥菊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11, 29(01): 52-55. |
[2] |
刘江, 陈兴福, 杨文钰, 张树平, 唐英, 高娟. 四川盆地麦冬及其近缘植物的同工酶分析[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10, 28(01): 35-40. |
[3] |
胡根海, 王清连, 张金宝, 张展望, 张小涛, 方东波. 早熟棉花新材料生理指标动态变化规律[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09, 27(03): 275-278. |
[4] |
钟珉菡, 苟琳, 刘静, 周永红, 杨瑞武. 小麦族赖草属植物与近缘二倍体物种的同工酶分析[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08, 26(02): 125-130. |
[5] |
林建城, 吴智雄, 彭在勤. 枇杷果肉过氧化物酶的分离纯化及其性质研究[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07, 25(04): 419-424. |
[6] |
吉前华, 郭雁君, 梁广坚, 姚金明. 德庆贡柑果实品质相关的同工酶分析[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07, 25(04): 425-429. |
[7] |
陈红, 王永清, 袁媛, 潘绍坤. 茄子/番茄嫁接体发育过程中的蛋白质含量、POD、CAT和SOD活性及其同工酶研究[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06, 24(02): 144-147. |
[8] |
张春, 周永红, 于海清, 凡星, 张海琴. 鹅观草属、披碱草属、猬草属和仲彬草属物种的酯酶同工酶分析[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06, 24(02): 130-134,151. |
[9] |
严吉明, 叶华智, 伍光庆, 张敏. 转Bt抗虫基因植物中杀虫蛋白的酶联免疫检测技术研究Ⅲ.酶联免疫(ELISA)间接法检测Bt杀虫蛋白研究[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05, 23(03): 280-284. |
[10] |
庄启国, 杨静, 余应建, 刘应高. 斑竹丛枝病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的研究[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05, 23(03): 332-334. |
[11] |
吕秀兰, 张光伦, 龚荣高, 汪志辉, 曾秀丽, 苟琳. 22个葡萄品种过氧化物同工酶研究[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05, 23(02): 182-185. |
[12] |
魏秀华, 周永红, 杨瑞武, 丁春邦, 张利, 张海琴. 鹅观草属三个物种及其居群间的酯酶同工酶分析[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04, 22(02): 117-120,195. |
[13] |
辜运富, 张小平, 陈强, 廖德聪, 徐开未. 双孢蘑菇菌丝体酯酶同工酶及可溶性蛋白的电泳分析[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03, 21(03): 217-220. |
[14] |
兰秀锦, 郑有良, 刘登才, 魏育明, 周永红. 四川四倍体小麦地方品种酯酶同工酶[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03, 21(02): 88-90,121. |
[15] |
唐祈林, 荣廷昭. 玉米近缘野生材料和自交系48-2及其远缘杂种F1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03, 21(01): 10-12,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