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余学杰, 刘柏宏, 柯永培, 赵长云, 夏伟, 石海春. 密度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瑞玉16株高及产量的影响研究[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19, 37(06): 771-776. |
[2] |
张园园, 张晶, 王勇, 韩宝康, 江新华, 张百忍. 无机盐、维生素与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朱红硫磺菌菌丝生长的影响[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16, 34(04): 488-492. |
[3] |
李萍, 张雁霞, 刘玉皎. PEG胁迫下西北不同蚕豆种子萌发期的抗旱性鉴定[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15, 33(03): 251-257,264. |
[4] |
王涛, 李乐, 林良斌, 张巧玲, 赵淑梅, 熊振谊, 张利. 山东丹参细胞悬浮培养体系及生长模型的建立[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15, 33(01): 33-38. |
[5] |
严吉明, 叶华智. 蚕豆油壶菌火肿病的发生规律[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12, 30(03): 319-325. |
[6] |
刘国芳, 陈继兰, 胡娟, 文杰, 赵桂苹, 郑麦青, 刘冉冉, 刘伟平, 赵丽红, 王竹伟, 朱静. 鸡肉风味物质的遗传选择对北京油鸡饲料转化率及其他生产性状的影响[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11, 29(03): 411-415. |
[7] |
华劲松, 夏明忠, 戴红燕. 60Co-γ射线辐照剂量对蚕豆诱变效应的研究[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05, 23(04): 407-410. |
[8] |
夏明忠. 环境因素对蚕豆花荚形成和脱落的影响[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01, 19(04): 348-351. |
[9] |
徐坤, 赵益强, 赵宗贤.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杂交水稻制种产量影响的试验研究[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01, 19(04): 359-361. |
[10] |
莫磊兴, 牟海飞, 邹瑜, 李小泉, 林贵美. 月季组培快繁技术研究[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1998, 16(04): 439-443. |
[11] |
朱庆, 杨志勤, 杨爱民. 蛋鸡慢羽羽型的分布及其与生产性能的关系探讨[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1996, 14(01): 1-5. |
[12] |
杨志勤, 朱庆, 杜晓惠. 常羽(七彩山地)乌骨鸡三种不同羽色系生产性能的研究[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1996, 14(01): 42-46. |
[13] |
朱庆, 杨志勤. 蛋鸡新品系选育配套效果分析[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1996, 14(01): 21-24. |
[14] |
罗庆斌, 朱庆, 邱祥聘, 曾凡同. 育成期光照和饲养制度对不同品系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及其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分析[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1996, 14(01): 12-20,11. |
[15] |
黄邓萍, 程济栋. 川西地区德系安哥拉兔产毛性能和毛的理化特性及其相关分析[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1995, 13(01): 91-95,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