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 2014, Vol. 32 ›› Issue (02): 177-184.doi: 10.3969/j.issn.1000-2650.2014.02.010
马琳1, 高成德2, 张玉波1, 王沫竹1, 李俊清1
MA Lin1, GAO Cheng-de2, ZHANG Yu-bo1, WANG Mo-zhu1, LI Jun-qing1
摘要: [目的] 通过对景观格局动态变化分析为长白山地区景观资源有效保护提供依据。[方法] 以吉林省长白山地区1991年、1999年、2010年的3期TM遥感影像为数据源,通过RS解译、景观特征指数计算,结合自然要素与人为干扰,具体分析了长白山地区森林景观格局的变化规律。[结果] 分析结果表明:近20年间,研究区景观斑块面积和数量发生明显变化,除针叶林外其他各景观斑块数量大幅增加,研究区景观动态度变化显著,针叶林、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的面积减少,而灌草丛、耕地、高山植被、建设用地、水体面积增加。研究区景观破碎程度和异构性较高。景观分维数较小,形状较简单,且20年来变化不大。连通程度较高的优势斑块类型减少,连通性变差,景观格局向密集化发展。[结论] 该研究区景观斑块呈明显的破碎化发展趋势,表现出明显的脆弱性。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