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白文玉, 张林成, 铁烈华, 冯茂松, 汪亚琳, 高嘉翔, 赖娟, 戴晓康. 四川桤木不同无性系1 a生嫁接幼苗生长及叶片养分含量特征[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21, 39(3): 348-354. |
[2] |
白文玉, 铁烈华, 冯茂松, 赖娟, 戴晓康, 高嘉翔. 不同种源桤木嫁接幼苗光合和叶绿素荧光特征[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20, 38(06): 670-676. |
[3] |
田娇娇, 蒋璐, 曾珍, 陈良华, 肖玖金, 张健. 模拟氮沉降初期对柳杉人工林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20, 38(04): 439-448. |
[4] |
熊关庆, 冯杨, 杨玉涔, 段惠民, 黄彦博, 李泉汐, 李志洪, 石存斌, 汪开毓, 黄小丽. 和厚朴酚对斑马鱼(Danio rerio)的急性毒性病理损伤评估[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20, 38(01): 105-112. |
[5] |
朱妮. 基于组合物种分布模型(Ensemble Model)的厚朴适宜生境分布模拟[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19, 37(04): 481-489. |
[6] |
李素清, 秦文, 王家梅, 贾雪娇. 贮藏温度对热处理楠竹笋保鲜效果的影响[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14, 32(04): 413-417. |
[7] |
李晓凤, 陈丽华, 宋恒川, 史常青. 柳杉不同树龄根系加筋作用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13, 31(03): 258-263. |
[8] |
徐洲, 李旭, 郭军伟, 丁春邦. 响应面优化超声辅助醇碱法提取厚朴总酚的工艺条件[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13, 31(01): 93-98. |
[9] |
罗艺霖, 陈栎霖, 李贤伟, 范川, 刘语欣. 台湾桤木林草复合生态系统土壤碳氮特征[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13, 31(01): 15-19. |
[10] |
陈礼清, 余海清, 杨旭, 杨平. 川西南柳杉年轮宽度指数与气候变化的关系[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12, 30(03): 293-299. |
[11] |
郑开基, 何东进, 洪伟, 刘进山, 蔡昌棠, 王其炳, 李晓景, 刘翠. 天宝岩自然保护区不同海拔天然柳杉林物种多样性[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09, 27(03): 289-294. |
[12] |
罗正华, 李贤伟, 袁渭阳, 王敬, 潘燕. 台湾桤木幼林地细根生长及林地土壤抗蚀性分析[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08, 26(03): 245-250. |
[13] |
郝云庆, 王金锡, 王启和, 蒲春林, 孙鹏. 柳杉人工林近自然改造过程中林分空间的结构变化[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08, 26(01): 48-52. |
[14] |
郝云庆, 王金锡, 李力. 北川退耕还林不同经营模式的经济效益分析[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05, 23(03): 313-317. |
[15] |
王军辉, 顾万春, 张守攻. AMMI模型应用于桤木种源区域试验的分析研究[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04, 22(04): 335-3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