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张家春, 周颖, 李朝桢, 周鑫伟, 洪江, 张清海, 张珍明. 鸟王茶不同叶片外观表现型与季节下茶叶产量与品质研究[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21, 39(1): 35-40. |
[2] |
邹瑞, 张玥, 杨自云, 蓝增全, 吴田. 紫娟茶自然杂交后代的ISSR分析[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20, 38(01): 87-91. |
[3] |
王留彬, 周斌, 彭敏, 叶竹, 谭礼强, 王丽鸳, 成浩, 唐茜. 茶树CsAN1基因的表达、连锁定位及其与新梢颜色的关系研究[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19, 37(06): 814-820. |
[4] |
刘冠群, 吴祠平, 谭礼强, 谭杰, 杨婉君, 唐茜. 利用SSR分子标记构建名山茶树基因身份证[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19, 37(04): 469-474. |
[5] |
郭明星, 席彦军, 李厚华, 李秀峰, 李佼, 吴军舰, 王思梅. 陕南老茶树扦插茶苗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16, 34(03): 317-321. |
[6] |
陈熙, 李佼, 张羽, 张颜青, 徐凯明. 基于EST-SSR的陕西茶树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16, 34(03): 322-327. |
[7] |
叶飞, 龚自明, 高士伟, 张强, 崔清梅, 梁金波. 湖北恩施茶园土壤及茶叶硒元素调查研究[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15, 33(03): 275-278. |
[8] |
叶飞, 高士伟, 龚自明, 张强, 滕靖, 侯伟华, 梁金波. 不同杀青方式对绿茶品质的影响[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14, 32(02): 160-164,171. |
[9] |
尹杰, 范仕胜, 宋勤飞, 唐伟. 工夫红茶发酵过程中的品质变化[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12, 30(04): 415-418. |
[10] |
龚自明, 王雪萍, 高士伟, 郑鹏程, 叶飞, 滕靖, 王红娟. 矿物元素分析判别绿茶产地来源研究[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12, 30(04): 429-433. |
[11] |
唐建敏, 郭雅丹, 汪婷, 曾艳, 唐茜. 荥经枇杷茶野生大茶树主要品质生化成分研究[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12, 30(04): 424-428. |
[12] |
程伟丽, 肖千文, 袁大刚, 蒲光兰. 川西漂洗水稻土茶园茶树铁含量动态特征及影响因素[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12, 30(01): 67-72. |
[13] |
龚雪蛟, 杜晓. 炒青绿茶自动化生产线加工过程中品质成分变化[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12, 30(01): 73-77. |
[14] |
范仕胜, 徐萍, 黎美, 龚雪蛟, 杜晓. 蒙顶甘露自动化清洁加工过程中品质成分的变化[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11, 29(04): 508-511,523. |
[15] |
速晓娟, 赵雅婷, 陈范涛, 汪艳霞, 杜晓, 李品武. 茶树与茶园土壤的铅含量及分布特征[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11, 29(04): 503-507,5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