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邹雪, 丁凡, 刘丽芳, 余韩开宗, 陈年伟, 余金龙. 提高四川平原地区的马铃薯杂交制种效率研究[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20, 38(01): 18-24. |
[2] |
谭飞, 陈洪, 胡红玲, 廖玉华, 胡庭兴, 陈玉凤, 周光良, 王曦. 桢楠种子的发芽与多胚特性及初生苗的生长特征[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18, 36(05): 640-647. |
[3] |
陈林, 杨国栋, 林国俊, 伊贤贵, 李龙娜. 西藏错那县种子植物区系及资源特征分析[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16, 34(04): 431-439. |
[4] |
李萍, 张雁霞, 刘玉皎. PEG胁迫下西北不同蚕豆种子萌发期的抗旱性鉴定[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15, 33(03): 251-257,264. |
[5] |
刘佳, 张林成, 李靖, 赵琳, 陈栋. 杏当年播种成苗技术及萌发生理研究[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15, 33(02): 139-143. |
[6] |
黄青, 薛文韬, 严俊, 赵钢, 程剑平. 以色列二穗短柄草休眠及遗传多样性分析[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15, 33(01): 1-5. |
[7] |
舒鑫, 王百田, 曹远博, 魏婷婷, 王鲜鲜. 人工生物质结皮在黄土山区公路边坡应用的初探[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14, 32(04): 369-375. |
[8] |
刘念, 范其新, 蒙大庆, 汤天泽, 李芝凡, 胥岚, 谢卓霖. 盐胁迫对高芥酸、双低油菜品种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11, 29(04): 457-459. |
[9] |
刘艳萍, 鲁乃增, 段黄金, 张丽. 矮沙冬青种子的超干保存[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10, 28(02): 131-135. |
[10] |
范巧佳, 田孟良, 尹若熙, 罗曦. 川牛膝染色体核型分析[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09, 27(03): 279-283. |
[11] |
石海春, 柯永培, 傅体华, 孔建雄, 余学杰, 向南海. 不同成熟度玉米种子活力的差异性研究[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06, 24(03): 269-271. |
[12] |
范川, 李贤伟, 鲜俊仁, 陈小红. 珙桐外中果皮对贮藏种子生活力的影响[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05, 23(04): 495-497. |
[13] |
张炎周, 杨洪国, 刘兴生. 四川省金汤孔玉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分析[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04, 22(04): 342-348. |
[14] |
魏育明, 颜泽洪, 吴卫, 兰秀锦, 张志清, 郑有良. 应用PCR技术研究中国特有小麦种子贮藏蛋白基因的遗传变异[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04, 22(04): 287-292. |
[15] |
吴强, 单翠英, 易东, 谭定群. 马尾松种子园花期观察与分析[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1998, 16(04): 444-4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