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 2012, Vol. 30 ›› Issue (04): 373-378.doi: 10.3969/j.issn.1000-2650.2012.04.001
• • 下一篇
王庆1,2, 袁中伟2, 王延谦2, 刘登才2
WANG Qing1,2, YUAN Zhong-wei2, WANG Yan-qian2, LIU Deng-cai2
摘要: [目的] 研究75K γ-黑麦碱基因的系统进化关系,并将秦岭黑麦75K γ-黑麦碱基因导入普通小麦遗传背景中。[方法] 利用75K γ-secalin亚基的特异引物secF/secR对5种黑麦进行扩增、克隆、测序及序列分析。以普通小麦(中国春)为母本,黑麦为父本,获得杂种。自杂种后代中,采SDS-PAGE技术分析杂交后代的75K γ-secalins蛋白亚基。用根尖制片进行体细胞染色体数目观察和原位杂交分析。[结果] 序列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秦岭黑麦(AS156)与美国Wrens黑麦(CIse35)、土耳其4041黑麦(PI168199)、南非的Polko黑麦(PI412949)、智利278黑麦(PI436188)的栽培品系均具有75K γ-黑麦碱典型的一级结构,但是在重复区中序列差异较大(包括缺失/插入和SNP)。聚类分析表明,我国的秦岭黑麦与同在北纬的土耳其和美国黑麦亲缘关系近,而与位于南纬的南非、智利的两种黑麦关系较远。以中国春为遗传背景,将位于秦岭黑麦2R染色体上的75K γ-黑麦碱基因导入六倍体小麦,获得结实正常,农艺性状稳定的品系,编号WYQ122。通过SDS-PAGE技术和基因测序分析,已确认WYQ122中携带75K γ-黑麦碱基因,同时原位杂交也验证黑麦染色体的存在。细胞学鉴定表明,WYQ122植株间染色体数目有41条和42条两种类型。[结论] 黑麦的75K γ-黑麦碱基因存在差异。以染色体代换系的方式将该基因转入普通小麦中。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