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 2012, Vol. 30 ›› Issue (03): 308-312.doi: 10.3969/j.issn.1000-2650.2012.03.008
刘广路, 范少辉, 张大鹏, 蔡春菊
LIU Guang-lu, FAN Shao-hui, ZHANG Da-peng, CAI Chun-ju
摘要: [目的] 能够更好地估算丛生竹的生物量。[方法] 以撑绿杂交竹为研究对象,通过查询已有文献和实地调查,对不同径级、不同年龄和不同地域的撑绿杂交竹分株生物量进行了研究。[结果] 结果表明,2~3a生竹秆生物量分配比例极显著(P<0.01)高于4a生竹秆生物量分配。其中,2~3a生竹秆生物量占分株地上生物量的63.74%~79.99%,竹枝占8.63%~27.16%,竹叶占4.04%~11.38%。竹秆生物量占分株地上生物量的比例随着径级的增加而升高,竹枝生物量所占比例随着径级的升高而降低,但是不同研究地点生物量分配格局的变化趋势不尽相同。四川长宁撑绿杂交竹竹枝生物量分配比例高于四川雅安的竹枝生物量分配比例,叶生物量比例则低于四川雅安的。撑绿杂交竹分株生物量可以通过模型进行较好的拟合,地上部分生物量和竹秆生物量用多项式(y=a0+a1x+a2x2+a3x3)拟合较好,竹枝生物量用线性模型(y=a+bx)拟合较好,竹叶生物量用指数模型(y=axb)拟合较好。通过对实测数据与不同地点撑绿杂交竹分株生物量模型模拟值的比较,四川长宁县两个数据点模拟值和实测值的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而与云南水富县的模拟值差异达到极显著(P<0.01)水平。[结论] 撑绿杂交竹分株年龄和径级对分株生物量分配格局有重要的影响,且不同地域间的生物量分配格局也存在差异,反映了撑绿杂交竹具有较强的形态可塑性。应用生物量模型模拟的方法对不同地域撑绿杂交竹分株生物量进行预测时,要首先进行模型的选择和回归系数的校正。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