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 2010, Vol. 28 ›› Issue (04): 438-448.doi: 10.3969/j.issn.1000-2650.2010.04.009
谢春平1,2, 方彦1, 方炎明2
XIE Chun-ping1,2, FANG Yan1, FANG Yan-ming2
摘要: 采用典型抽样和样方调查的方法,分别对将石、开化、仁化、沅陵和荔波的乌冈栎野生种群进行了调查。基于"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以种群径级结构代替年龄结构,采用静态生命表、生存分析和空间分布格局理论,对各地乌冈栎种群的结构与动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不同地区乌冈栎种群的径级结构分布呈现出较大的差异,除湖南沅陵种群为增长型外,将石、开化、仁化和荔波的种群呈纺锤形或倒金字塔形,有径级缺失的现象;②乌冈栎种群的高度级与胸径级成呈显著正相关性,其拟合为幂函数方程y=2.0246x0.4399(R2=0.7414,P<0.001);③各地乌冈栎种群标准生命表的数据均有负值出现,这说明种群整体或局部径级有衰退的迹象,中等径级个体对维持乌冈栎种群具有重要意义;④存活率曲线、死亡曲线和致死率曲线均呈现出波浪式的变化,表明种群自然更新过程存在明显的周期,这可能也是长期维持乌冈栎种群在群落中优势地位的重要动力之一;⑤种群数量动态变化Vpi指数显示,除广东仁化种群表现为典型的衰退种群外,其余地区的Vpi指数值均大于0,但其偏离0的程度均较小,不属于典型的增长种群;⑥乌冈栎种群的方差/均值比率(s2/x)的结果均大于1,说明各地区乌冈栎种群的分布呈聚集分布,平均拥挤度(m*)、Green指数(GI)、聚集度指数(CI)、负二项式参数(k)等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