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胡泉明. “巴山早”茶[J]. 世界农业, 2008(6): 69. [2] 萧力争, 胡祥文, 龚志华, 等. 紫色芽叶红茶适制性研究[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08, 20(3): 545-548. [3] 张泽岑. 对茶树早期鉴定品质指标和酚氨比的一点看法[J]. 茶叶通讯, 1991,18(3): 22-25. [4] 赵洋, 杨培迪, 刘振, 等. 16个茶树品种在湖南长沙的适应性研究[J]. 湖南农业科学, 2014(15): 26-28. [5] 邱华丽, 傅冬和, 王树芝, 等. 茶树紫色芽叶的绿茶适制性研究[J]. 茶叶通讯, 2007, 34(2): 19-21. [6]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 23776-2018 茶叶感官审评方法[S]. 2018. [7]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 8305-2013 茶水浸出物测定[S]. 2013. [8]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 8313-2018 茶叶中茶多酚测定[S]. 2018. [9]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 8314-2013 茶游离氨基酸总量的测定[S]. 2013. [10] 钟萝. 茶叶品质理化分析[M].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9: 51-56. [11] WEI K,ZHANG Y,WU L,et al.Gene expression analysis of bud and leaf color in tea[J]. Plant Physiology and Biochemistry,2016, 107: 310-318. [12] 刘仲华, 黄建安. 改进丙酮法测定茶叶中的叶绿素[J]. 茶叶科学简报, 1988(2): 23-24. [13]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 8313-2018茶叶中茶多酚和儿茶素类含量的检测方法[S]. 2018. [14] 刘建军, 陈义, 郭桂义, 等. 不同摊放时间和杀青温度对夏季绿茶品质的影响[J]. 河南农业科学, 2011, 40(5): 74-76. [15] 解东超. 紫娟茶中花青素及其在加工过程中变化规律研究[D]. 北京: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7. [16] 叶乃兴. 茶叶品质性状的构成与评价[J]. 中国茶叶, 2010(8): 10-11. [17] 陈美丽, 唐德松, 龚淑英,等. 绿茶滋味品质的定量分析及其相关性评价[J].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4, 40(6): 670-678. [18] 向丽敏, 刘雅琼, 赖幸菲, 等. 不同茶类陈年茶的生化成分分析及其抗氧化活性[J]. 现代食品科技, 2018, 34(4): 56-62. [19] 米晓玲. 陕茶1号名优绿茶适制性研究[D]. 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6. [20] 刘盼盼, 邓余良, 尹军峰, 等. 绿茶滋味量化及其与化学组分的相关性研究[J]. 中国食品学报, 2014, 14(12): 173-181. [21] 董利娟, 杨阳, 张曙光, 等. 茶树育种研究的回顾与思考[J]. 茶叶通讯, 2003, 30(4): 18-22. [22] 陈玉琼, 卢志和, 唐海燕, 等. 杀青工艺对机制梯田秀峰茶品质的影响[J]. 中国茶叶, 2008(1): 18-19, 40. [23] 金孝芳, 曹丹, 马林龙, 刘艳丽. 不同产地绿茶茶汤中主要滋味成分含量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16, 44(35): 119-120, 164. [24] 祁丹丹, 戴伟东, 谭俊峰, 等. 杀青方式对夏季绿茶化学成分及滋味品质的影响[J]. 茶叶科学, 2016, 36(1): 18-26. [25] 徐文平. 四川绿茶苦涩味偏重成因分析及降低苦涩味技术研究[D]. 合肥: 安徽农业大学, 2010. [26] ZHANG Y,YIN J,CHEN J,et al.Improving the sweet aftertaste of green tea infusion with tannase[J]. Food Chemistry, 2016, 192: 470-476. [27] 施兆鹏, 黄建安. 茶叶审评与检验[M]. 4版.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10: 59-62. [28] ROSSETTI D, BONGAERTS J H H, WANTLING E,et al. Astringency of tea catechins:more than an oral lubrication tactile percept[J]. Food Hydrocolloids, 2009, 23(7): 1984-1992. [29] 肖文军, 刘仲华, 龚志华, 等. 膜系统加工冷溶型去苦味速溶绿茶研究[J]. 茶叶科学, 2005,25(2): 146-152. [30] 许伟, 彭影琦, 张拓, 等. 绿茶加工中主要滋味物质动态变化及其对绿茶品质的影响[J]. 食品科学, 2019, 40(11): 36-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