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边秀芝, 任军, 刘慧涛, 等. 生态环境条件对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玉米科学, 2006, 14(3): 107-109, 132.
|
[2] |
徐玉秀, 蒋姗姗, 周福然, 等. 1981—2010年锦州地区玉米生育期气象因子变化及其与气象产量的关系[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7, 33(5): 82-90.
|
[3] |
侯玉虹, 陈传永, 郭志强, 等. 春玉米不同产量群体叶面积指数动态特征与生态因子资源量的分配特点[J]. 应用生态学报,2009, 20(1): 135-142.
|
[4] |
吴荣华, 庄克章, 刘鹏, 等. 鲁南地区夏玉米产量对气象因子的响应[J]. 作物杂志, 2018(5): 104-109.
|
[5] |
李向岭, 李从锋, 侯玉虹, 等. 不同播期夏玉米产量性能动态指标及其生态效应[J]. 中国农业科学, 2012, 45(6): 1074-1083.
|
[6] |
李文阳, 王长进, 张子学, 等. 不同播期夏玉米籽粒灌浆特性及与主要气象因子的关系[J]. 安徽科技学院学报, 2013, 27(5): 21-26.
|
[7] |
李言照, 东先旺, 刘光亮, 等. 光温因子对玉米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值的影响[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2, 10(2): 90-93.
|
[8] |
余利, 段海明, 刘正, 等. 安徽玉米主产区气象因子和玉米新组合的产量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 2013, 41(33): 12923-12924, 12929.
|
[9] |
王俊河, 王宇先, 刘玉涛, 等. 高纬度半干旱地区年际间气象因子变化及对春玉米产量的影响[J].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6(12): 18-22.
|
[10] |
刘唐兴, 官春云, 雷冬阳. 作物抗倒伏的评价方法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07, 23(5): 203-206.
|
[11] |
曹铁华, 梁烜赫, 李刚, 等. 玉米倒伏和扶直的产量效应研究[J]. 玉米科学, 2013, 21(6): 81-83, 90.
|
[12] |
勾玲, 黄建军, 孙锐, 等. 玉米不同耐密植品种茎秆穿刺强度的变化特征[J]. 农业工程学报, 2010, 26(11): 156-162.
|
[13] |
徐丽娜, 黄收兵, 陈刚, 等. 玉米抗倒伏栽培技术的研究进展[J]. 作物杂志, 2012(1): 5-8.
|
[14] |
STERLING M, BAKER C J, BERRY P M, et al.An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the lodging of wheat[J]. Agricultural and Forest Meteorology, 2003, 119(3/4): 149-165.
|
[15] |
NOVACEK M J, MASON S C, GALUSHA T D, et al.Twin rows minimally impact irrigated maize yield, morphology, and lodging[J]. Agronomy Journal, 2013, 105(1): 268-276.
|
[16] |
王云奇, 李金鹏, 王志敏, 等. 12叶展倒伏对夏玉米子粒灌浆特性和产量的影响[J]. 玉米科学, 2016, 24(4): 90-97, 104.
|
[17] |
李树岩, 马玮, 彭记永, 等. 大喇叭口及灌浆期倒伏对夏玉米产量损失的研究[J]. 中国农业科学, 2015, 48(19): 3952-3964.
|
[18] |
张修亭, 耿忠立, 朱德军, 等. 夏玉米不同品种抗倒能力调查分析[J]. 玉米科学, 2001, 9(Z1): 48-50.
|
[19] |
赵军洁, 徐田华. 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创新实践和改革思考[J]. 现代经济探讨, 2019(3): 93-100.
|
[20] |
薛军, 李璐璐, 谢瑞芝, 等. 倒伏对玉米机械粒收田间损失和收获效率的影响[J]. 作物学报, 2018, 44(12): 1774-1781.
|
[21] |
黄璐, 乔江方, 刘京宝, 等. 夏玉米不同密植群体抗倒性及机收指标探讨[J]. 华北农学报, 2015, 30(2): 198-201.
|
[22] |
龙玲, 徐开未, 胡月秋, 等. 增加密度对川中丘陵区春玉米籽粒灌浆及脱水特性的影响[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20, 44(1): 1-12.
|
[23] |
邓聚龙. 灰色控制系统[M]. 武汉: 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1986:103-108, 348-374.
|
[24] |
杨德光, 马德志, 于乔乔, 等. 玉米倒伏的影响因素及抗倒伏性研究进展[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20, 25(7): 28-38.
|
[25] |
李民华, 易永, 黄晚华, 等. 玉米灌浆中后期倒伏风灾指标及对产量的影响[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 47(1): 9-16.
|
[26] |
梁钰, 王新敏, 张霞, 等. 河南省夏玉米倒伏的天气特征及预报预警[J]. 中国农学通报, 2014, 30(18): 220-226.
|
[27] |
郑洪建, 董树亭, 王空军, 等. 生态因素对玉米品种产量影响及调控的研究[J]. 作物学报, 2001, 27(6): 862-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