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张勤, 彭求贤, 蔡红兵等. 无患子的研究进展[J]. 医药导报, 2012, 31(9):1171-1173.
|
[2] |
姜翠翠, 卢新坤, 叶新福等. 无患子的特征特性与栽培技术[J]. 东南园艺, 2014, 2(6):118-121.
|
[3] |
罗德红. 无患子的园林应用及价值探索[J]. 中国高新区, 2018(7): 196.
|
[4] |
曾庆钱, 郑良豹, 黄意成等. 无患子的本草考证及研究进展[J].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18, 34(4): 168-175.
|
[5] |
张嘉玮, 贾黎明. 无患子属植物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0, 29(17): 1922-1925, 1929.
|
[6] |
雷发玲, 肖蕾, 么春艳. 无患子皂苷抗炎抗菌功效研究[J].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20, 39(7): 9-13.
|
[7] |
沐建华. 文山州无患子科植物资源及其开发利用价值[J]. 文山学院学报, 2017, 30(6): 23-27.
|
[8] |
李建, 孙永, 张凯等. 一种日化用天然表面活性剂无患子皂苷的提取分离工艺探讨[J]. 广东化工, 2015, 42(6): 72-73, 62.
|
[9] |
黄素梅, 王敬文, 杜孟浩等. 无患子的研究现状及其开发利用[J]. 林业科技开发, 2009, 23(6): 1-5.
|
[10] |
姜翠翠, 卢新坤, 叶新福. 建宁县无患子病虫害调查初报[J]. 东南园艺, 2017, 5(6): 17-21.
|
[11] |
罗会生. 无患子病虫害防治[J]. 中国花卉园艺, 2016(2): 48-50.
|
[12] |
王志龙, 王胜, 谭志文等. 无患子枝干新病害-溃疡病病原鉴定[J]. 植物病理学报, 2014, 44(2): 208-212.
|
[13] |
曾昭镇, 罗雪妹, 钱星等. 无患子规模栽培技术问题与办法[J]. 海峡科学, 2017(1): 10-12.
|
[14] |
姚珂, 范进博, 张能等. 一种竹生炭角菌的分子系统鉴定及其菌丝体培养条件优化[J]. 竹子研究汇刊, 2016, 35(1): 35-40.
|
[15] |
方中达. 植病研究方法[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8:46-50.
|
[16] |
马海霞, 屈直, 李玉. 3种竹生炭角菌的研究[J]. 菌物研究,2018, 16(3): 182-190.
|
[17] |
黄谷. 中国南方炭角菌属的分类研究[D]. 郑州: 河南工业大学, 2014.
|
[18] |
郭林. 中国真菌志第59卷Vol. 54炭角菌属[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9: 1-2.
|
[19] |
徐婧. 炭角菌科四个重要属系统分类的初步研究[D]. 山东:青岛农业大学, 2016.
|
[20] |
姚珂, 范进博, 张能, 等. 一种竹生炭角菌的分子系统鉴定及其菌丝体培养条件优化[J]. 竹子研究汇刊, 2016, 35(1):35-40.
|
[21] |
WHALLEY A J S. The Xylariaceae: some ecological considerations[J]. Sydowia, 1985, 38: 369-382.
|
[22] |
马海霞. 中国炭角菌科几个属的分类与分子系统学研究[D]. 长春: 吉林农业大学, 2011.
|
[23] |
沈新磊, 姚勇. 鸡腿菇总状炭角菌的发生规律及绿色防控技术[J]. 食用菌, 2016, 38(6): 55-56.
|
[24] |
杜爱玲, 王进涛. 中国鸡腿菇新病害炭角菌x025菌株形态特征及ITS序列分析[C]// International Industrial Electronic Center, Hong Kong. Proceedings of 2011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Biomedicine and Engineering (ISBE 2011 V2). Hong Kong: International Industrial Electronic Center, 2011: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