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任梅, 王志杰, 王志泰, 等. 黔中喀斯特山地城市景观格局指数粒度效应: 以安顺市为例[J]. 生态学杂志, 2018, 37(10): 3137-3145.
|
[2] |
肖笃宁, 李秀珍. 景观生态学的学科前沿与发展战略[J]. 生态学报. 2008, 23(8): 1615-1621.
|
[3] |
张立平, 张世文, 叶回春, 等. 露天煤矿区土地损毁与复垦景观指数分析[J]. 资源科学, 2014, 36(1): 55-64.
|
[4] |
秦岭, 韩永光, 赵婧. 江苏省原生滨海湿地景观多样性及其粒度效应研究[J]. 生态环境学报, 2019, 28(12): 2315-2322.
|
[5] |
张妮, 张玉红. 扎龙湿地景观格局多尺度粒度变化分析[J]. 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2017, 33(6): 72-78.
|
[6] |
耿焕侠, 张小林, 李红波. 县域农村居民点景观格局指数的空间粒度效应: 以江苏省丰县为例[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4, 23(10): 1418-1424.
|
[7] |
崔杨林, 董斌, 位慧敏, 等. 县域尺度下景观指数的粒度效应[J].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20, 37(4): 778-786.
|
[8] |
翟俊, 侯鹏, 赵志平, 等. 青海湖流域景观格局空间粒度效应分析[J]. 国土资源遥感, 2018, 30(3): 159-166.
|
[9] |
吴未, 许丽萍, 张敏, 等. 不同斑块类型的景观指数粒度效应响应: 以无锡市为例[J]. 生态学报, 2016, 36(9): 2740-2749.
|
[10] |
汪桂芳, 穆博, 宋培豪, 等. 基于无人机航测的漯河市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尺度效应[J]. 生态学报, 2018, 38(14): 5158-5169.
|
[11] |
张韧璎, 刘学录. 天水市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的幅度效应研究[J]. 生态科学, 2019, 38(3): 80-89.
|
[12] |
陈永林, 谢炳庚, 李晓青. 长沙市土地利用格局变化的空间粒度效应[J]. 地理科学, 2016, 36(4): 564-570.
|
[13] |
丁雪姣, 沈强, 聂超甲, 等. 省域尺度下不同时序景观指数集与粒度效应分析[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9, 40(3): 111-120.
|
[14] |
殷小彤. 西北地区农村居民点景观格局指数的尺度效应及其最佳粒度选择分析: 以西安市为例[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6, 12(37): 149-154.
|
[15] |
任红玉, 赵宇鸾, 李秀彬, 等. 基于不同分辨率影像的山区耕地细碎化评价及其尺度效应[J]. 地理研究, 2020, 39(6): 1283-1294.
|
[16] |
张文婷. 江西省不同地貌单元耕地土壤有机碳空间变异的尺度效应[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8, 27(11): 2619-2628.
|
[17] |
臧玉珠, 刘彦随, 杨园园. 山区县域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及其地形梯度效应: 以井冈山市为例[J]. 自然资源学报, 2019, 7(34): 1391-1404.
|
[18] |
TENG M, ZENG L, ZHOU Z, et al.Responses of landscape metrics to altering grain size in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landscape in China[J]. Environmental Earth Sciences, 2016, 75(13): 1-13.
|
[19] |
崔步礼, 常学礼, 左登华, 等. 沙地景观中矢量数据栅格化方法及尺度效应[J]. 生态学报, 2009, 5(29): 2463-2472.
|
[20] |
黄晶晶, 于银霞, 于东升, 等. 利用景观指数定量化评估历史土壤图制图精度[J]. 土壤学报, 2019, 56(1): 44-54.
|
[21] |
韩会庆, 马淑亮, 郜红娟, 等. 喀斯特乡村土地利用景观的粒度效应[J].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20, 39(4): 127-133.
|
[22] |
时嘉凯, 陈东辉, 陈亮. 上海市青浦区景观格局的粒度效应分析[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7, 16(A2): 26-32.
|
[23] |
王璐, 袁艳斌, 董恒, 等. 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空间尺度效应研究: 以武汉市为例[J]. 世界地理研究, 2020, 29(1): 96-103.
|
[24] |
王朋冲, 于强, 裴燕如, 等. 翁牛特旗景观格局尺度效应分析. 农业机械学报[J], 2020, 51(5): 223-231, 181.
|
[25] |
邱海军, 曹明明. 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指数的粒度效应: 以黄龙县为例[J].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1, 30(1): 126-129.
|
[26] |
李保杰, 顾和和, 纪亚洲. 复垦矿区景观格局指数的粒度效应研究[J]. 水土保持研究, 2015, 22(4): 253-257, 264.
|
[27] |
郭琳, 宋戈, 张远景, 等. 基于最佳分析粒度的巴彦县土地利用景观空间格局分析[J]. 资源科学, 2013, 35(10): 2052-20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