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俞映倞, 薛利红, 杨林章. 太湖地区稻田不同氮肥管理模式下氨挥发特征研究[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3, 32(8): 1682-1689.
|
[2] |
SAILESH N BEHERA, SHARMA M UKESH, VINEY P ANEJA, etal. Ammonia in the atmosphere: a review on emission sources, atmospheric chemistry and deposition on terrestrial bodies[J]. Environmental Science & Pollution Research International, 2013, 20(11): 8092-8131.
|
[3] |
邢月, 沙之敏, 卑志钢, 等. 不同施肥方式对稻田氨挥发特征的影响[J]. 江苏农业科学, 2019, 47(17): 313-318.
|
[4] |
罗付香, 林超文, 刘海涛, 等. 不同施氮量对紫色土大白菜季产量和氨挥发的影响[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8, 24(3): 685-692.
|
[5] |
张怡彬, 李俊改, 王震, 等. 有机替代下华北平原旱地农田氨挥发的年际减排特征[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21, 27(1): 1-11.
|
[6] |
陈琨, 喻华, 冯文强, 等. 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对线辣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西南农业学报, 2014, 27(5): 2006-2010.
|
[7] |
魏文良, 刘路, 仇恒浩. 有机无机肥配施对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20, 26(8): 1384-1394.
|
[8] |
杜少平, 马忠明, 薛亮. 不同有机肥对砂田西瓜产量、品质和养分吸收的影响[J]. 应用生态学报, 2019, 30(4): 1269-1277.
|
[9] |
郑凤霞, 董树亭, 刘鹏, 等. 长期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冬小麦籽粒产量及氨挥发损失的影响[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7, 23(3): 567-577.
|
[10] |
李凡, 李江叶, 郝晋珉, 等. 华北平原长期施肥和耕作对土壤氨挥发的影响[J]. 土壤通报, 2018, 49(6): 1405-1414.
|
[11] |
黄晶晶, 朱波, 林超文, 等. 施氮量和田面水含氮量对紫色土丘陵区稻田氨挥发的影响[J]. 土壤, 2014, 46(4): 623-629.
|
[12] |
叶鑫, 张鑫, 隋世江. 有机肥替代化肥氮对稻田田面水氮素浓度动态变化及产量的影响[J].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https://doi.org/10.13327/j.jjlau.2020.5538.
|
[13] |
吴凡, 张克强, 谢坤, 等. 洱海流域典型农区不同施肥处理下稻田氨挥发变化特征[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9, 38(8): 1735-1742.
|
[14] |
朱文博. 化肥配施有机肥对稻田氮素归趋的影响[D]. 沈阳: 沈阳农业大学, 2020.
|
[15] |
李喜喜, 杨娟, 王昌全, 等. 猪粪施用对成都平原稻季氨挥发特征的影响[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5, 34(11): 2236-2244.
|
[16] |
李喜喜, 王昌全, 杨娟, 等. 猪粪施用对水稻田面水养分动态变化特征及流失风险的影响[J]. 水土保持学报, 2015, 29(5): 130-136.
|
[17] |
周江明. 有机-无机肥配施对水稻产量、品质及氮素吸收的影响[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2, 18(1): 234-240.
|
[18] |
陈琨, 喻华, 上官宇先, 等. 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冬水田水稻产量和耕层土壤性质的影响[J]. 中国稻米, 2020, 26(2): 32-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