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马楠. 民族地区特色产业精准扶贫研究: 以中药材开发产业为例[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 36(1): 128-132.
|
[2] |
李颖, 李晓琳, 杨光, 等. 关于中药材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J].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6, 31(1): 9-12.
|
[3] |
黄璐琦, 苏钢强, 张小波, 等. 中药材产业扶贫重点优先区域划分和推荐种植中药材名录整理[J]. 中国中药杂志, 2017, 42(22): 4319-4328.
|
[4] |
张小波, 郭兰萍, 周涛, 等. 关于中药区划理论和区划指标体系的探讨[J]. 中国中药杂志, 2010, 35(17): 2350-2354.
|
[5] |
张小波, 郭兰萍, 黄璐琦. 中药区划研究进展[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0, 31(3): 64-69.
|
[6] |
张小波, 郭兰萍, 张燕, 等. 关于全国中药资源普查重点调查中药材名录的探讨[J]. 中国中药杂志, 2014, 39(8): 1345-1359.
|
[7] |
黄璐琦, 陆建伟, 郭兰萍, 等. 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方案设计与实施[J]. 中国中药杂志, 2013, 38(5): 625-628.
|
[8] |
黄璐琦, 崔光红, 陈美兰, 等. 中药材GAP实施的复杂系统论: 中药材种质资源的现状、问题及方向[J]. 中国中药杂志, 2002, 27(7): 4-6.
|
[9] |
刘昌孝, 陈士林, 肖小河, 等. 中药质量标志物(Q-Marker): 中药产品质量控制的新概念[J]. 中草药, 2016, 47(9): 1443-1457.
|
[10] |
陈士林, 姚辉, 韩建萍, 等. 中药材DNA条形码分子鉴定指导原则[J]. 中国中药杂志, 2013, 38(2): 141-148.
|
[11] |
韩晔华, 霍飞凤, 杨悠悠, 等. 中药指纹图谱研究的某些进展与展望[J]. 色谱, 2008, 26(2): 142-152.
|
[12] |
蔡荣, 韩洪云. 农户参与合作社的行为决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以山东省苹果种植户为例[J]. 中国农村观察, 2012(5): 32-40, 95.
|
[13] |
吕美晔, 王凯. 山区农户绿色农产品生产的意愿研究: 安徽皖南山区茶叶生产的实证分析[J]. 农业技术经济, 2004(5): 33-37.
|
[14] |
李楠楠, 李同昇, 于正松, 等. 基于Logistic-ISM模型的农户采用新技术影响因素: 以甘肃省定西市马铃薯种植技术为例[J]. 地理科学进展, 2014, 33(4): 542-551.
|
[15] |
张复宏, 胡继连.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果农无公害种植行为的作用机理分析: 来自山东省16个地市(区)苹果种植户的调查[J]. 农业经济问题, 2013, 34(7): 48-55, 111.
|
[16] |
刘芳, 李欣, 王浩. 农户农产品生产意愿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以广东省油茶种植为例[J]. 中国农村观察, 2010(6): 54-65.
|
[17] |
吴连翠, 张震威. 水稻规模种植户持续种植意愿影响因素研究[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9, 9(9): 1-11.
|
[18] |
姜长云. 农户分化对粮食生产和生产行为选择的影响及政策思考[J]. 理论探讨, 2015(1): 69-74.
|
[19] |
谢蓉, 吴永兴, 顾霖霞. 不同类型农户生产经营行为的对比研究: 基于上海市郊1 000个农户的调查案例分析[J]. 农村经济, 2009(6): 46-50.
|
[20] |
张怡. 农户花生生产行为分析: 基于河南、山东两省44县(市)731份农户调查数据[J]. 农业技术经济, 2015(3): 91-98.
|
[21] |
郑旭媛, 徐志刚. 双重约束下的农户生产投入结构调整行为研究[J]. 农业技术经济, 2017(11): 26-37.
|
[22] |
Ajzen I.From intentions to actions: a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J]. Advances in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1985, 20(8): 1-63.
|
[23] |
段文婷, 江光荣. 计划行为理论述评[J]. 心理科学进展, 2008, 16(2): 315-320.
|
[24] |
肖开红, 王小魁. 基于TPB模型的规模农户参与农产品质量追溯的行为机理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 2017, 37(2): 249-254.
|
[25] |
侯博, 侯晶, 王志威. 计划行为理论视角下农户低碳生产行为研究[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24(1): 25-31.
|
[26] |
傅新红, 宋汶庭. 农户生物农药购买意愿及购买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以四川省为例[J]. 农业技术经济, 2010(6): 120-128.
|
[27] |
钱国平, 邱宁宁, 胡江湖. 安徽有机肥利用现状分析及激励机制探讨[J]. 中国农技推广, 2007(4): 36-38.
|
[28] |
马晓晶, 郭娟, 唐金富, 等. 论中药材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现状与未来[J]. 中国中药材杂志, 2015, 40(10): 1887-1892.
|
[29] |
钱韵旭, 杨悦, 赵伟, 等. 药农使用绿色农药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云南省文山州三七产区的调查[J]. 中国中药杂志, 2013, 38(20): 3453-3457.
|
[30] |
胡振光, 向德平. 参与式治理视角下产业扶贫的发展瓶颈及完善路径[J]. 学习与实践, 2014(4): 99-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