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张洪程, 龚金龙. 中国水稻种植机械化高产农艺研究现状及发展探讨[J]. 中国农业科学, 2014, 47(7): 1273-1289. [2] 于林惠, 丁艳锋, 薛艳凤, 等. 水稻机插秧田间育秧秧苗素质影响因素研究[J]. 农业工程学报, 2006, 22(3): 73-78. [3] 王旭辉, 杨祥田, 丁璇, 等. 早稻机插秧的密度和本数对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影响[J]. 杂交水稻, 2012, 27(3): 52-54. [4] 张结刚, 王晓萍, 张美良, 等. 机插双季稻育秧适宜播种量研究[J]. 杂交水稻, 2018, 33(1): 60-66. [5] 李泽华, 马旭, 谢俊锋, 等. 双季稻区杂交稻机插秧低播量精密育秧试验[J]. 农业工程学报, 2014, 30(6): 17-27. [6] 姚雄, 杨文钰, 任万军. 育秧方式与播种量对水稻机插长龄秧苗的影响[J]. 农业工程学报, 2009, 25(6): 152-157. [7] 方书亮, 张军, 李必忠, 等. 不同播种量对机插粳稻秧苗素质及大田栽插效果的影响[J]. 中国稻米, 2016, 22(3): 81-84. [8] 商庆银, 杨秀霞, 吕伟生, 等. 不同播种量对机插晚稻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J]. 江苏农业科学, 2015, 43(10): 63-65. [9] 邵文奇, 纪力, 钟平, 等. 托盘育苗及播种量对机插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J]. 南方农业学报, 2019, 50(1): 25-31. [10] 王生轩, 齐红志, 尹海庆, 等. 播量、育秧基质对不同秧龄郑稻18号机插秧苗素质和产量的影响[J]. 河南农业科学, 2016, 45(11): 14-18. [11] 隋鑫, 王宇, 李旭, 等. 播量对滨海稻区机插水稻生育及产量的影响[J]. 江苏农业科学, 2016, 44(4): 129-131. [12] 龚金龙, 邢志鹏, 胡雅杰, 等. 籼、粳超级稻光合物质生产与转运特征的差异[J]. 作物学报, 2014, 40(3): 497-510. [13] 胡剑锋, 杨波, 周伟, 等. 播种方式和播种密度对杂交籼稻机插秧节本增效的研究[J]. 中国水稻科学, 2017, 31(1): 81-90. [14] 王亚梁, 朱德峰, 徐一成, 等. 单季杂交水稻机插播种量对秧苗生长的影响[J]. 杂交水稻, 2019, 34(2): 32-35. [15] 龙瑞平, 李贵勇, 夏琼梅, 等. 播种量与秧龄对机插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J]. 中国稻米, 2015, 21(4): 176-178. [16] 端木笑盈, 王冉, 邱天, 等. 不同播量下杂交籼稻品种的机播育秧秧苗素质差异及与种子性状的关系[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19, 37(2): 143-151. [17] 朱丽芬, 李能早, 帕三石, 等. 苗床培肥和播种量对不同秧龄机插杂交籼稻秧苗素质的影响[J]. 西南农业学报, 2018, 31(11): 2282-2287. [18] 李玉祥, 解双喜, 刘扬, 等. 营养液浓度对水稻机插水培毯状苗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J]. 农业工程学报, 2018, 34(24): 201-209. [19] 剧成欣, 陈尧杰, 赵步洪, 等. 实地氮肥管理对不同氮响应粳稻品种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中国水稻科学, 2018, 32(3): 237-246. [20] 张卫星, 朱德峰, 林贤青, 等. 不同播量及育秧基质对机插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J].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07, 28(1): 45-48. [21] 谭雪明, 彭龙龙, 李木英, 等. 播种量对机插双季稻分蘖及成穗特性的影响[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19, 41(2): 207-218. [22] 欧达, 冯跃华, 许桂玲, 等. 播种量和秧龄对钵苗机插杂交籼稻秧苗素质的影响[J]. 中国稻米, 2019, 25(3): 65-69. [23] 李玉祥, 何知舟, 丁艳锋, 等. 播种量对机插水卷苗秧苗素质及产量形成的影响[J]. 中国水稻科学, 2018, 32(3): 247-256. [24] 滕飞, 朱德峰, 陈惠哲, 等. 超级稻机插播种量对秧苗成毯性与秧苗素质的影响[J]. 农业科学与技术(英文版), 2015, 16(12): 2644-2648. [25] 谢仁康, 茅弼华, 居会军, 等. 杂交籼稻机插配套栽培技术[J]. 杂交水稻, 2006, 21(2): 49-52. [26] 陈叶平, 陈惠哲, 许剑锋. 杂交稻不同播种量与株距的机插效果及产量表现[J].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6(2): 72-73. [27] 姜心禄, 池忠志, 郑家国, 等. 成都平原稻麦两熟区机插秧育秧技术研究[J]. 西南农业学报, 2007, 20(5): 959-964. [28] 叶厚专, 药林桃, 周韧金, 等. 杂交晚稻机插不同播量条件下育插秧试验研究[J]. 江西农业学报, 2008, 20(4): 14-16. [29] 陈少杰, 蒋琪, 朱德峰, 等. 连作晚稻钵形毯苗精量稀播机插技术研究[J]. 中国稻米, 2017, 23(6): 53-56. [30] 史鸿志, 朱德峰, 张玉屏, 等. 生物降解秧盘及播种量对机插水稻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J]. 农业工程学报, 2017, 33(24): 27-34. [31] 张洪程, 赵品恒, 孙菊英, 等. 机插杂交粳稻超高产形成群体特征[J]. 农业工程学报, 2012, 28(2): 39-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