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杜文兴. 中国地方鹅种遗传资源多样性与分类地位的研究[D]. 南京: 南京农业大学, 2011. [2] 李慧芳, 李碧春, 陈宽维, 等. 中国地方肉用鹅种种群的遗传变异[J]. 家畜生态学报, 2006, 27(6): 23-27. [3] 杨红杰, 陈宽维. 中国家禽遗传资源的保护、研究与开发利用[J]. 中国禽业导刊, 2010, 20(6): 10-19. [4] TUYJ, CHENKW, ZHANGS J, et al.Genetic diversity of 14 indigenous grey goose breeds in China based on microsatellite markers[J]. Asian-Aust J Anim Sci, 2006, 19(1): 1-6. [5] REN T, LIANG S, ZHAO A, et al.Analysis of the complete mitochondrial genome of the Zhedong white goose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NUMTs: reveal domestication history of goose in China and Euro[J]. Gene, 2016, 577(1): 75-81. [6] 康晓龙, 冯登侦. DNA条形码及其在动物遗传多样性中的应用[J]. 畜牧与兽医, 2012, 44(6): 94-97. [7] LU L Z, CHEN Y, WANG Z, et al.The goose genome sequence leads to insights into the evolution of waterfowl and susceptibility to fatty liver[J]. Genome Biology, 2015, 16(1): 89-100. [8] 徐琪, 李秀, 张扬, 等. 我国部分地方鸭品种体量与生态特征的主成分分析[J]. 中国兽医学报, 2013, 33(2): 317-320. [9] 陈伟生. 畜禽遗传资源调查技术手册[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5: 53-60. [10] 高惠璇. 应用多元统计分析[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274-276. [11] 林祯平, 林敏, 王思庆. 广东鹅品种资源保护及利用现状[J]. 水禽世界, 2011(4): 7-10. [12] 曾凡明, 那·杜干. 伊犁鹅的品种特性及草原放牧饲养管理技术[J]. 中国动物保健, 2015, 17(12): 6-8. [13] 王程. 朗德鹅和溆浦鹅产肝性能与脂肪沉积规律的比较研究[D]. 武汉: 华中农业大学, 2006. [14] 张鹏.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综合评价研究[D]. 南京: 南京理工大学, 2004. [15] ABDI H, WILLIAMS L J.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J]. Wiley Interdisciplinary Reviews: Computational Statistics, 2010, 2(4): 433-459. [16] 宋志芳, 解佑志, 芦春莲, 等. 主成分分析在动物科学的应用研究进展[J]. 中国畜牧杂志, 2017, 53(11): 21-24. [17] 石建州, 王莫离, 赵金兵. 中国地方鸡生态因子和经济性状的相关性分析[J]. 中国畜牧兽医, 2016, 43(7): 1834-1842. [18] 张学余, 陈国宏, 程金花. 部分地方鸡品种体量及生态特征的多元统计分析[J].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5, 20(4): 486-490. [19] 包文斌, 程金花, 徐琪, 等. 我国11个地方鸡品种体尺、生态特征多元统计分析[J]. 扬州大学学报, 2005, 26(3): 31-34. [20] 杨浩. 基于SPSS的聚类分析在行业统计数据中的应用[D]. 长春: 吉林大学, 2013. [21] 王俊花, 彭箫, 吴盈萍, 等. 伊犁鹅及其与豁眼鹅杂交后代屠宰性能、 肉品质和抗氧化性能的比较研究[J].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9(19): 51-55, 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