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FAO.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FAO) of the United Nations[N]. Statistical Databases, 2004. [2] 郝团虎, 姚慧琴. 中国劳动力市场结构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J].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12, 38(4): 95-100. [3] 罗锡文, 廖娟, 胡炼, 等. 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J]. 农业工程学报, 2016, 32(1): 1-11. [4] 张洪程, 郭保卫, 龚金龙. 加快发展水稻丰产栽培机械化稳步提升我国稻作现代化水平[J]. 中国稻米, 2013, 19(1): 3-6. [5] 汪懋华. 加快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战略思考[J]. 农机科技推广, 2010(12): 9-10. [6] 李刚华, 刘正辉, 唐设, 等. 南方水稻机插现状与发展分析[J]. 中国稻米, 2015, 21(5): 7-12. [7] 朱德峰, 陈惠哲, 徐一成, 等. 我国双季稻生产机械化制约因子与发展对策[J]. 中国稻米, 2013, 19(4): 1-4. [8] 蒋亦元. 农机科技创新中的农机与农艺相结合问题[J]. 农业机械学报, 2007, 38(3): 179-163. [9] 宋建农, 庄乃生, 王立臣, 等. 21世纪我国水稻种植机械化发展方向[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00, 5(2): 30-33. [10] 包春江, 李宝筏. 日本水稻插秧机的研究进展[J]. 农业机械学报, 2004, 38(1): 162-166. [11] 雷小龙, 刘利, 刘波, 等. 杂交籼稻机械化种植的分蘖特性[J]. 作物学报, 2014, 40(6): 1044-1055. [12] 李杰, 张洪程, 龚金龙, 等. 稻麦两熟地区不同栽培方式超级稻分蘖特性及其与群体生产力的关系[J]. 作物学报, 2011, 37(2): 309-320. [13] 朱伟, 吴跃进, 童继平, 等. 水稻种质谷壳裂颖率差异研究初报[J]. 安徽农业科学, 2002, 30(2): 162-166. [14] 张洪程, 霍中洋, 许柯, 等. 水稻新型栽培技术[M]. 北京: 金盾出版社, 2011: 168-189. [15] 宋云生, 张洪程, 戴其根, 等. 水稻钵苗机插秧苗素质的调控[J]. 农业工程学报, 2013, 29(22): 11-22. [16] 于林惠, 丁艳锋, 薛艳凤, 等. 水稻机插秧田间育秧秧苗素质影响因素研究[J]. 农业工程学报, 2006, 22(3): 73-78. [17] 张祖建, 王君, 郎有忠, 等. 机插稻超秧龄秧苗的生长特点研究[J]. 作物学报, 2008, 34(2): 297-304. [18] 滕飞, 陈惠哲, 朱德峰, 等. 播种量对水稻机插秧苗成毯性及素质的影响[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15, 37(3): 398-403. [19] 杨春, 桂凤仁, 洪静, 等. 水稻不同播量对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J]. 栽培管理, 2005(4): 20-22. [20] 方利, 黄义德, 张健美, 等. 机插水稻双膜育秧培育壮秧技术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04, 32(2): 218-219. [21] 张卫星, 朱德峰, 林贤青, 等. 不同播量及育秧基质对机插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J]. 扬州大学学报, 2007, 28(1): 45-48. [22] 李世峰, 刘蓉蓉, 吴九林. 不同播量与移栽密度对机插水稻产量形成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08(1): 71-74. [23] 彭长青, 李世峰, 卞新民, 等. 机插水稻精确定量栽培调控技术研究[J]. 上海农业学报, 2006, 22(1): 20-24. [24] 杨仁翠, 胡顺菊, 刘玉贵. 机插秧栽培的水稻品种筛选研究[J]. 河北农业科学, 2009, 13(6): 14-15. [25] 钟颖, 何文江, 唐章敏, 等. 适宜机插机收的杂交水稻新品种内5优979[J]. 四川农业与农机, 2016(2): 33. [26] 王宇, 李旭, 吕小红, 等. 不同播期对机插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J]. 现代农业科技, 2015(3): 12-14. [27] 钟晓媛, 赵敏, 李俊杰, 等. 播栽期对机插超级杂交籼稻分蘖成穗的影响及与气象因子的关系[J]. 作物学报, 2016, 42(11): 1708-1720. [28] 马均, 孙永健, 苟永成, 等. 杂交稻钵形毯状育秧机插不同播种密度与秧龄研究[J]. 中国稻米, 2011, 17(3): 11-14. [29] 贾现文, 朱起超, 杨志远, 等. 移栽秧龄对机插杂交稻产量及群体质量的影响[J]. 农业工程学报, 2014, 30(12): 18-25. [30] 吴一梅, 张洪程. 秧龄对机插水稻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J]. 中国稻米, 2009(1): 36-48. [31] 黄洪明, 吴美娟, 汪暖, 等. 不同基质育秧对水稻机插秧苗素质和产量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14, 30(15): 163-167. [32] 林育炯, 张均华, 胡继杰, 等. 不同类型基质对机插水稻秧苗生理特征及产量的影响[J]. 农业工程学报, 2016, 32(8): 18-26. [33] 邵文奇, 纪力, 钟平, 等. 水稻机插秧育苗草木灰基质的特性及应用效果[J]. 江西农业学报, 2012, 24(3): 117-118. [34] 吴文革, 周永进, 陈刚, 等. 不同育秧基质和水分管理对机插稻秧苗素质与产量的影响[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4, 22(9): 1057-10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