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苟小梅, 张瑞平, 张宇羽, 余伟, 蔡艳, 杨军伟, 杨建春. 苗床添加微生物肥料对植烟根际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的影响[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19, 37(03): 338-342. |
[2] |
苏宇, 刘鸿, 李贤伟, 范川, 刘晟男, 张小国, 陈露蔓. 施肥与覆盖处理对雷竹林土壤养分化学计量特征及肥料贡献率的影响[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18, 36(06): 751-757. |
[3] |
罗刚, 王杰, 赖添赋, 甘明川, 赖松家. UCP1基因多态性与牛耐寒性的关联分析[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18, 36(06): 808-814. |
[4] |
郭明星, 席彦军, 李厚华, 李秀峰, 李佼, 吴军舰, 王思梅. 陕南老茶树扦插茶苗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16, 34(03): 317-321. |
[5] |
令凡, 焦健, 杨北胜, 冯震华, 吕国敏, 苏天凤, 朱李春. 6个品种油橄榄幼苗抗寒性及其与抗寒指标的灰色关联度分析[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16, 34(02): 167-172,184. |
[6] |
张晓娜, 李捷, 葛晶, 王有科. 两种微生物有机肥对枸杞叶绿素荧光参数变化的影响[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14, 32(04): 388-392. |
[7] |
李小刚, 周倩倩, 李捷, 王有科. 两种微生物肥料对景电灌区枸杞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13, 31(02): 163-168. |
[8] |
何云, 李贤伟, 龚伟. 3种岩石边坡护坡植物叶片质膜透性和可溶性糖含量对低温胁迫的响应[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12, 30(01): 42-45. |
[9] |
郭晓彬, 黄映国, 杨长平.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03~2007年载文学术质量分析[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09, 27(04): 514-519. |
[10] |
唐茜, 单虹丽, 罗学平, 龚万灼. 川西茶区引进的十二个茶树良种抗性比较研究[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07, 25(01): 71-75. |
[11] |
段晓宇, 李贤伟, 潘远智, 钟宇. 施肥对一品红抗寒性的影响[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06, 24(03): 288-296. |
[12] |
李天, 田彦华, 傅淡如, 王西瑶. 超高产杂交稻Ⅱ优162高产栽培模式研究[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05, 23(04): 402-406. |
[13] |
李天, 傅淡如, 王西瑶, 胡小红, 李崇云. 两系杂交水稻两优681高产栽培模式研究[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05, 23(03): 274-279. |
[14] |
刘汉梅, 张怀渝, 谭振波, 黄玉碧. 植物抗寒基因及其在品种改良中的应用[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05, 23(01): 109-113,125. |
[15] |
何兵, 陈其兵, 潘远智, 刘应高. 几个一品红品种低温胁迫的生理特性研究[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04, 22(04): 332-334,3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