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 2007, Vol. 25 ›› Issue (04): 430-435.doi: 10.16036/j.issn.1000-2650.2007.04.019
王巧, 李贤伟, 杨渺, 李德会, 荣丽
WANG Qiao, LI Xian-wei, YANG Miao, LI De-hui, RONG Li
摘要: 通过研究四川洪雅县光皮桦木与扁穗牛鞭草复合模式细根、草根生物量,探讨该模式地下部分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水平分布上各径级的细根与草根差异较小,0~1mm活细根生物量与草根水平分布增长曲线有一定重合,表现为:100cm > 150cm > 50cm;直径1~2mm活细根在水平分布上呈"V"型分布规律,水平分布变化为:50cm > 100cm > 150cm。在垂直分布上则差异显著,0~1mm活细根在上层(0~10cm)生物量占总根量的63.73%左右,细根生物量在整个上层(0~10cm)占比例达40.02%,中、下层占59.98%;扁穗牛鞭草草根有81.27%分布于上层,即草根上层对草根总生物量贡献最大。0~1和1~2mm细根、草根的年动态增长曲线变化规律一致,显示为同步增长和同步减少;从空间分布变化显示,光皮桦木与穗牛鞭草在0~10cm的土层存在一定生长竞争,在中、下层则竞争较小。因此,光皮桦木与扁穗牛鞭草复合模式地下部分空间分布及养分种间利用表现物种间的互利现象,存在明显的共生关系。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