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刘唯佳, 毛昆明, 唐祺超, 杨元智, 邓良基. 菌渣替代部分化肥养分施用对土壤养分含量及稻麦产量的影响[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21, 39(3): 323-330. |
[2] |
蔡景义, 曾绘锦, 曾亭轩, 焦艳娜, 贾刚, 赵华, 田刚. 饲粮中不同比例玉米皮对生长肉兔肠道形态、消化酶活性、抗氧化能力、免疫功能及盲肠发酵参数的影响[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21, 39(2): 240-247. |
[3] |
靳亚忠, 熊亚男, 孙雪, 李金雨, 李响, 何淑平, 李春霞. 化肥减施与木霉菌有机肥配施对辣椒产量、品质及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影响[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21, 39(2): 198-204. |
[4] |
张亚, 张文静, 杨礼通, 雷应雪, 杨丽, 蔡晓林, 梁清, 肖玖金. 火烧迹地不同植被恢复下土壤团聚体酶活性特征[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21, 39(1): 79-85. |
[5] |
刘若琪, 刘薇, 袁利, 曹阳, 杨燕, 徐小逊. 不同改良剂对植烟土壤微生物特征和酶活性的影响[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20, 38(05): 520-527. |
[6] |
苗人云, 刘天海, 唐杰, 黄忠乾, 彭卫红, 谭昊. 秸秆与麦粒复配栽培种基质对羊肚菌菌丝酶活性的影响及配方优化[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20, 38(02): 183-190. |
[7] |
戴晓康, 冯茂松, 黄从德, 毕浩杰, 赖娟, 刘雄, 高嘉翔, 白文玉. 四川盆地南缘不同海拔金佛山方竹林(Chimonobambusautilis)土壤化学计量及笋产量特征[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20, 38(01): 43-51. |
[8] |
刘杨, 王小沁, 沈丹杰, 孙辉, 唐文英. 水分梯度下川西高寒湿地土壤酶活性变化特征[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19, 37(04): 517-524. |
[9] |
陈松鹤, 徐开未, 樊高琼, 白燕, 杨洪坤, 陈远学. 长期施氮对饲草玉米产量、土壤养分和微生物数量的影响[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19, 37(03): 314-320. |
[10] |
曾庆宾, 李涛, 苟小梅, 余伟, 张宇羽, 杨军伟, 蔡艳, 官宇, 闫芳芳. 苗床添加木霉菌肥对2种烟苗生长及抗逆酶活性的影响[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19, 37(01): 28-33. |
[11] |
金容, 郭萍, 周芳, 杜伦静, 刘斌祥, 孔凡磊, 袁继超. 控释氮肥比例对玉米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18, 36(06): 729-736. |
[12] |
杨育凯. 三种虾片在凡纳滨对虾育苗中的效果评价[J]. , 2017, 35(02): 266-272. |
[13] |
冯宇. 秸秆覆盖对银杏用材林土壤养分的影响[J]. , 2017, 35(02): 0-0. |
[14] |
宁德富, 孔丽琼, 汤娜, 周萍. 不同种植年限蔬菜地土壤养分变化规律研究[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16, 34(01): 67-72. |
[15] |
杨文英, 杜青, 杨航, 付智丹, 庞婷, 杨欢, 雍太文. 玉米/大豆套作系统下不同品种与根系分隔对大豆根瘤固氮及氮素吸收的影响[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16, 34(01): 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