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张雪梅, 李婷, 涂洋, 兰秀锦, 龚江洪, 唐力为, 马建. 一个小麦中水稻根系直系同源基因的分子鉴定及表达分析[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20, 38(06): 645-653. |
[2] |
李婷, 涂洋, 李聪, 刘航, 兰秀锦, 马建. 普通小麦TaGNOM1的分子鉴定和表达分析[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20, 38(04): 373-383. |
[3] |
赵艺璇, 王鑫, 田琳, 李明阳, 刘易超, 刘冬云. 39个木槿品种亲缘关系SRAP分析[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20, 38(01): 52-57. |
[4] |
许倩, 刘良国, 黄文轩, 林青青, 邓勇, 吴丹, 杨品红. 沅水五强溪水库大鳍鱯的遗传多样性分析[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19, 37(02): 253-258. |
[5] |
郑柯, 易滢瑾, 赵来宾, 刘冬梅, 许凯, 郝明, 张连全, 刘登才, 甯顺腙. 卵穗山羊草1My亚基特异性分子标记开发[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18, 36(06): 717-721. |
[6] |
陈朝阳, 易晓余, 熊君, 杨珂, 许珂, 匡成浩, 张志鹏, 丁丽, 蒲至恩, 陈国跃, 李伟. 118个小麦新品系的农艺性状和分子标记评价[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18, 36(06): 722-728. |
[7] |
刘嘉, 李富贵, 覃飞, 苗小猛, 于雪珂, 杨福领, 张羽, 朱庆, 王彦, 尹华东, 李地艳, 舒刚, 赵小玲. 旧院黑鸡绿壳蛋群体的筛选及其与东乡绿壳蛋鸡纯系杂交后代的生产性能杂种优势分析[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18, 36(06): 839-844. |
[8] |
刘洪坤, 唐宗祥. 利用SLAF-seq技术开发新寡核苷酸探针鉴定小麦背景中的黑麦染色体[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16, 34(04): 402-405. |
[9] |
王庆, 袁中伟, 王延谦, 刘登才. 75K γ-黑麦碱基因的分子鉴定与转移[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12, 30(04): 373-378. |
[10] |
邓梅, 何坤, 魏育明, 陈国跃. 黑麦属NBS-LRR类抗病基因同源序列的分离与鉴定[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11, 29(02): 154-159. |
[11] |
侯永翠, 蒲至恩, 李伟, 兰秀锦. 节节麦生育期基因定位分析[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10, 28(01): 1-4. |
[12] |
尚海英, 陈国跃, 侯永翠, 李伟, 魏育明. 黑麦属种质资源的主要农艺性状分析[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09, 27(04): 409-414. |
[13] |
尚海英, 李伟, 蒲至恩, 陈国跃, 魏育明. 黑麦属贮藏蛋白的SDS-PAGE分析[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09, 27(04): 403-408. |
[14] |
丁春邦, 杨瑞武, 张利, 周永红. 中国春ph1b和ph2a突变体与秦岭黑麦杂种胚胎发育的比较研究[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09, 27(01): 1-5. |
[15] |
袁中伟, 陈其皎, 张连全, 相志国, 刘登才. 黑麦重复家族成员pAW161(348 bp)的DNA序列分析[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06, 24(03): 235-238,3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