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周润惠, 王敏, 李洁, 翟波, 王志宇, 齐锦秋, 郝建锋. 桉树人工林灌草层物种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的动态特征[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20, 38(04): 430-438. |
[2] |
程晶, 刘济明, 熊华, 王灯, 李丽霞, 王姝. 喀斯特中度石漠化不同小生境的植物群落特征[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20, 38(03): 272-279. |
[3] |
罗梦娇, 艾宁, 刘长海, 刘广全, 强大宏, 李阳. 半干旱黄土区不同植被类型对土壤水分的影响[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19, 37(02): 177-184. |
[4] |
孙千惠 吴霞 姚小兰 郝建锋 向佳 张荣 胡欢. 林分密度对新津文峰山马尾松生态公益林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的影响[J]. , 2018, 36(03): 0-0. |
[5] |
伍炫蓓 何淑勤 王家沐 石畅 赵弘益. 植被类型对土壤非水稳性团聚体交换性盐基离子分布的影响[J]. , 2018, 36(02): 0-0. |
[6] |
任姝婷, 宫渊波, 郑江坤, 付万权, 徐雄才. 官司河流域土壤有机碳密度和储量研究[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14, 32(04): 362-368. |
[7] |
汪媛燕, 王立, 满多清. 民勤绿洲荒漠过渡带群落特征及其物种多样性研究[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14, 32(04): 355-361. |
[8] |
孟庆玉, 张涛, 廖秀川, 彭波, 贺飞. 汶川地震后四川片口自然保护区隐翅虫科昆虫物种多样性调查研究[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13, 31(03): 302-307. |
[9] |
潘声旺, 杨秀云, 何茂萍, 杨丽娟. 几种典型道路边坡植被配置模式的护坡效益研究[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13, 31(02): 151-156. |
[10] |
江利平, 黄绍虎, 杨万勤, 李余飞. 华西雨屏区几种人工植被类型对土壤磷库的影响[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12, 30(03): 283-286. |
[11] |
安云, 丁国栋, 梁文俊, 高广磊, 贺宇, 魏宝, 包岩峰, 鲍彪. 抚育间伐对华北土石山区油松林群落稳定性的影响[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12, 30(01): 12-17. |
[12] |
冯帅, 李贤伟, 黄从德, 赖元长, 张辟芳, 曹银. 四川洪雅退耕还林地麻竹生物量和碳储量[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10, 28(03): 296-301. |
[13] |
王钧, 赵安玖, 王鹏, 陈浩, 阳虎, 李贤伟. SPOT-5影像分析的三种融合方法比较——以洪雅县柳江镇退耕还林工程监测为例[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10, 28(01): 67-72. |
[14] |
郑开基, 何东进, 洪伟, 刘进山, 蔡昌棠, 王其炳, 李晓景, 刘翠. 天宝岩自然保护区不同海拔天然柳杉林物种多样性[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09, 27(03): 289-294. |
[15] |
鲜骏仁, 万芙蓉, 胡庭兴, 杨华. 亚高山针叶林自然恢复过程中的物种多样性变化[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08, 26(02): 158-162,1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