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刘颖, 周宝同, 于晓凤, 邵俊明, 左敏. 21世纪以来四川省耕地变化驱动因素及耕地利用效率定量研究[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15, 33(02): 237-244. |
[2] |
伍文, 何海清. 耕地质量与区位规则组合加权决策基本农田模型研究——以都江堰市为例[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11, 29(03): 429-436,446. |
[3] |
杨占彪, 朱波, 林立金, 杨远祥, 朱雪梅. 川中丘陵区紫色土坡耕地土壤侵蚀特征[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10, 28(04): 480-485. |
[4] |
马晓雪, 龚伟, 胡庭兴, 王景燕, 李小平, 石薇. 天然林及坡耕地转变为巨桉林后土壤养分含量变化[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10, 28(01): 56-60. |
[5] |
黄成毅, 邓良基, 李宏, 方从刚, 胡玉福, 凌静, 高雪松. 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区域耕地供需动态变化预测与模拟——以四川盆地中部丘陵区为例[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08, 26(01): 64-69. |
[6] |
高雪松, 邓良基, 凌静, 方从刚, 林正雨, 任秋容. 基于系统平衡的四川省耕地面积预测研究[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07, 25(04): 436-440,446. |
[7] |
刘德春, 张锡洲. 凉山州耕地资源的利用特征与生态保护[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04, 22(01): 49-52. |
[8] |
李建强, 任大廷, 邬昕珏, 吴平. 四川省耕地数量变化过程及其驱动力研究[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04, 22(01): 45-48. |
[9] |
夏建国, 邓良基. 大城市郊区土地开发整理与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探讨——以成都市郫县为例[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03, 21(04): 313-317. |
[10] |
李廷轩, 周建新, 张锡洲, 夏建国, 胡云. 石棉县耕地土壤的钾素平衡问题探讨[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00, 18(04): 339-342. |
[11] |
白宏, 何训坤. 我国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研究[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1999, 17(04): 454-459. |
[12] |
李廷轩, 夏建国, 张锡洲, 吴玺. 郫县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研究[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1999, 17(04): 426-431. |
[13] |
唐治诚, 刘光明, 冉孟军, 胡海, 彭华明. 云阳县坡耕地作物产量低的原因及对策[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1996, 14(04): 491-494,512. |
[14] |
刘冰, 马德强, 管敏, 吴含武. 德阳市坡耕地资源及其利用对策[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1996, 14(04): 495-500,5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