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刘柄良, 杨琳, 付凤玲, 李晚忱, 张君诚, 于好强. 金线莲辣椒红素/玉红素合成酶基因CCS的克隆及表达模式分析[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19, 37(01): 22-27. |
[2] |
余小芳, 蒋喻林, 刘宇婧, 冯艺玫, 周永红. 基于形态学的8种鸢尾属植物分支分类学分析[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16, 34(04): 440-444. |
[3] |
李键, 范文洁, 陈昕, 谢安强, 洪伟, 吴承祯. 不同地理种源雷公藤的RAPD分析[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11, 29(03): 327-333. |
[4] |
韩琳娜, 周凤琴. 不同种源引种紫锥菊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11, 29(01): 52-55. |
[5] |
张海利, 李焕秀, 刘为国, 孙娟, 杨永超, 陈佳.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品种辣椒中的辣椒素[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08, 26(02): 131-134. |
[6] |
潘远智, 庞博, 孙振元, 陈强. 雅江报春天然居群RAPD遗传多样性[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08, 26(01): 28-31. |
[7] |
张海琴, 周永红, 杨瑞武, 丁春邦, 张利, 魏育明. 猬草属与其近缘属物种的RAPD和ISSR分析[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08, 26(01): 5-10. |
[8] |
陈良华, 胡庭兴, 张帆. 核桃与铁核桃种间关系的RAPD鉴定[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07, 25(04): 513-516. |
[9] |
杨永超, 李焕秀, 陈佳, 张海利, 罗飞. RAPD标记分析番茄亲本及其F1的遗传距离和杂种优势[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07, 25(03): 267-270. |
[10] |
田孟良, 田迎秋, 刘帆, 黄玉碧. 乌头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07, 25(01): 63-67. |
[11] |
王波, 高素萍, 陈其兵. 珍稀濒危竹种筇竹(Qiongzhuea tumidinoda)RAPD反应条件的优化[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06, 24(03): 360-363. |
[12] |
刘静, 杨瑞武, 张海琴, 周永红. 小麦族猬草属和近缘属物种醇溶蛋白分析[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06, 24(03): 263-268,347. |
[13] |
张颖, 张利, 张海琴, 丁春邦, 周永红. 鹅观草属、披碱草属、猬草属和仲彬草属物种的醇溶蛋白分析[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06, 24(03): 256-262. |
[14] |
范建新, 罗楠, 王永清. 8个枇杷品种(系)的RAPD分析[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06, 24(01): 65-68. |
[15] |
殷玉亭, 刘军. 桂花RAPD分析的引物筛选[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05, 23(02): 199-2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