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刘唯佳, 毛昆明, 唐祺超, 杨元智, 邓良基. 菌渣替代部分化肥养分施用对土壤养分含量及稻麦产量的影响[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21, 39(3): 323-330. |
[2] |
周润惠, 王敏, 李洁, 翟波, 王志宇, 齐锦秋, 郝建锋. 桉树人工林灌草层物种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的动态特征[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20, 38(04): 430-438. |
[3] |
戴晓康, 冯茂松, 黄从德, 毕浩杰, 赖娟, 刘雄, 高嘉翔, 白文玉. 四川盆地南缘不同海拔金佛山方竹林(Chimonobambusautilis)土壤化学计量及笋产量特征[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20, 38(01): 43-51. |
[4] |
陈松鹤, 徐开未, 樊高琼, 白燕, 杨洪坤, 陈远学. 长期施氮对饲草玉米产量、土壤养分和微生物数量的影响[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19, 37(03): 314-320. |
[5] |
冯宇. 秸秆覆盖对银杏用材林土壤养分的影响[J]. , 2017, 35(02): 0-0. |
[6] |
宁德富, 孔丽琼, 汤娜, 周萍. 不同种植年限蔬菜地土壤养分变化规律研究[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16, 34(01): 67-72. |
[7] |
刘颖, 周宝同, 于晓凤, 邵俊明, 左敏. 21世纪以来四川省耕地变化驱动因素及耕地利用效率定量研究[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15, 33(02): 237-244. |
[8] |
刘汉军, 陈强, 杨玉国, 陈翠平, 徐勇, 张雨, 郭垒. 犍为县姜瘟病发生与土壤养分及环境因子关系研究[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15, 33(01): 39-44. |
[9] |
高国林, 王石英, 杨存建, 彭文甫, 周介铭, 罗怀良, 赵景峰, 蒋容, 倪静. 基于波段辐射变化向量的四川省翠屏区植被覆盖动态变化分析[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12, 30(04): 402-409. |
[10] |
马晓雪, 龚伟, 胡庭兴, 王景燕, 李小平, 石薇. 天然林及坡耕地转变为巨桉林后土壤养分含量变化[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10, 28(01): 56-60. |
[11] |
杨鲁, 张健, 倪彬, 肖玖金. 采伐干扰对巨桉人工林土壤养分和酶活性的影响[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08, 26(02): 154-157. |
[12] |
黄成毅, 邓良基, 李宏, 方从刚, 胡玉福, 凌静, 高雪松. 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区域耕地供需动态变化预测与模拟——以四川盆地中部丘陵区为例[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08, 26(01): 64-69. |
[13] |
倪彬, 张健, 冯茂松, 刘洋. 巨桉人工林生态系统根系土壤酶活性研究[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07, 25(03): 311-315. |
[14] |
徐艳梅, 张健, 梁剑. 四种退耕还林(草)模式土壤理化性质动态研究[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07, 25(03): 294-299,305. |
[15] |
张玲, 邓良基. 四川盆地西缘中低山地区耕地时空变化的研究——以雅安市雨城区为例[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05, 23(02): 218-2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