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陈新元, 董飞, 仲伶俐, 武德亮, 王淑芳, 徐剑宏, 马桂珍, 史建荣. 四川省主要粮食作物中镰刀菌毒素污染规律分析[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21, 39(2): 141-148. |
[2] |
陈凌珠, 庄天慧. 四川省扶贫资金益贫效果分析[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16, 34(02): 257-264. |
[3] |
刘颖, 周宝同, 于晓凤, 邵俊明, 左敏. 21世纪以来四川省耕地变化驱动因素及耕地利用效率定量研究[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15, 33(02): 237-244. |
[4] |
吕腾飞, 周伟, 孙永健, 秦俭, 朱懿, 杨志远, 马均. 不同秧龄下氮肥运筹对杂交稻枝梗和颖花分化及退化的影响[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14, 32(01): 1-10. |
[5] |
高国林, 王石英, 杨存建, 彭文甫, 周介铭, 罗怀良, 赵景峰, 蒋容, 倪静. 基于波段辐射变化向量的四川省翠屏区植被覆盖动态变化分析[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12, 30(04): 402-409. |
[6] |
吕建群, 吴清连, 陈林, 曾宪平. 四川5个主要水稻恢复系所配组合的农艺性状及产量分析[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09, 27(01): 38-41. |
[7] |
吕建群, 曾宪平. 四川省中籼中熟杂交水稻10年区试分析[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06, 24(04): 390-393. |
[8] |
肖启银, 任万军, 杨文钰, 瞿天富, 潘成军. 中籼迟熟杂交稻新组合籽粒灌浆特性的研究[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06, 24(04): 381-389. |
[9] |
李天, 田彦华, 傅淡如, 王西瑶. 超高产杂交稻Ⅱ优162高产栽培模式研究[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05, 23(04): 402-406. |
[10] |
李天, 傅淡如, 王西瑶, 胡小红, 李崇云. 两系杂交水稻两优681高产栽培模式研究[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05, 23(03): 274-279. |
[11] |
李昌松, 任正隆. 四川省十大功劳属植物茎中生物碱含量的研究[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05, 23(02): 178-181. |
[12] |
李建强, 任大廷, 邬昕珏, 吴平. 四川省耕地数量变化过程及其驱动力研究[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04, 22(01): 45-48. |
[13] |
徐坤, 赵益强, 赵宗贤.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杂交水稻制种产量影响的试验研究[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01, 19(04): 359-361. |
[14] |
侯大斌, 邓良基. 川西平原经济圈土地利用水平研究[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01, 19(02): 158-162. |
[15] |
李天. 水稻籽粒结实障碍的研究历程和对策[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00, 18(04): 370-37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