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胡雨寒, 张荣萍, 陶诗顺, 侯永康, 黄正, 张琪, 周宁宁, 阿什日轨. 川北丘陵区水稻油后直播品种适应性研究[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21, 39(3): 316-322. |
[2] |
钦鹏, 张国华, 胡彬华, 李仕贵. 脱落酸长距离运输的生物学意义和分子机制解析[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21, 39(1): 1-3. |
[3] |
杨雪丽, 吴吉英子, 刘凡, 刘旭东, 任俊波, 杜青, 陈平, 雍太文. 大豆品种对间作玉米苗期根系生长及抗氧化特性的影响[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21, 39(1): 11-18. |
[4] |
邹雪, 丁凡, 李洪浩, 刘丽芳, 余韩开宗, 陈年伟. 彩色马铃薯资源的疮痂病抗性分析及药剂防效研究[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20, 38(06): 661-669. |
[5] |
龚静, 郑顺林, 熊湖, 黄强, 马海艳. 马铃薯种薯播前温度处理对苗期抗旱能力的影响[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20, 38(03): 251-256. |
[6] |
翁恺麒, 霍蔚然, 张扬, 徐琪, 陈国宏. 中国地方鹅品种体量、繁殖性能与生态特征的主成分分析[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20, 38(02): 225-233. |
[7] |
余学杰, 刘柏宏, 柯永培, 赵长云, 夏伟, 石海春. 密度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瑞玉16株高及产量的影响研究[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19, 37(06): 771-776. |
[8] |
石海春, 余学杰, 吴元奇, 柯永培, 袁继超, 胡尔良, 刘柏宏. 强优势玉米杂交种瑞玉16的选育及适应性评价[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19, 37(03): 296-300. |
[9] |
端木笑盈, 王冉, 邱天, 王旭东, 黎嘉玉, 何连华, 任万军. 不同播量下杂交籼稻品种的机播育秧秧苗素质差异及与种子性状的关系[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19, 37(02): 143-151. |
[10] |
桂慧颖, 李雪江, 王景燕, 龚伟, 黄帅, 唐海龙, 周于波. 温度和水分对华西雨屏区毛竹林土壤氮矿化的影响[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18, 36(06): 758-764. |
[11] |
蒋云, 张洁, 宣朴, 杜文平, 陈谦, 张军, 王颖, 郭元林. 川辐小麦品种农艺和品质性状改良演化[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18, 36(05): 576-583. |
[12] |
何芳, 付洪. 四川省2011——2015年审定水稻迟熟品种农艺与米质性状分析[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18, 36(05): 592-597. |
[13] |
张园园, 张晶, 王勇, 韩宝康, 江新华, 张百忍. 无机盐、维生素与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朱红硫磺菌菌丝生长的影响[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16, 34(04): 488-492. |
[14] |
王玲娜, 苏征, 林莺, 张永清. 金银花新品种“华金6号”的光合生理特性研究[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16, 34(04): 426-430. |
[15] |
沈会涛, 张万军, 赵艳霞, 曹建生. 秸秆覆盖对冀北山区夏玉米土壤呼吸的影响[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16, 34(02): 131-1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