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费裕翀, 王妍, 陈义堂, 张筱, 陈爱玲, 郑宏, 曹世江, 杨秋菊, 曹光球. 杉木老龄林不同地形土壤活性铝形态特征[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21, 39(3): 362-369. |
[2] |
陈娜, 朱鹏, 陈良华, 胡红玲, 张健, 肖玖金, 杨汉波. 6个优良杉木家系的生长、光合和氮磷养分利用效率差异[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20, 38(04): 449-456. |
[3] |
杨丽, 罗杰, 罗建勋, 贾晨, 齐锦秋, 姜永泽, 黄兴彦, 谢九龙. 四川德昌地区杉木管胞特征及物理力学性质研究[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20, 38(04): 457-462. |
[4] |
Nguyen Ba Trieu, 陈宇, 林小琴, 丁国昌, Pham Van Huong, 林思祖. 不同种源越南杉木幼龄期叶绿素荧光特征比较[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16, 34(01): 34-38,47. |
[5] |
曹光球, 刘学芝, 林思祖, 王凌霄. 杉木枯枝落叶分解12个月后化感物质对杉木的化感作用[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07, 25(04): 447-451. |
[6] |
王传贵, 柯曙华, 费本华, 盛国星. 杉木无性系木材物理力学性质的研究[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1998, 16(01): 88-90. |
[7] |
王朝晖, 江泽慧, 任海青. 杉木定向培育造纸材地理种源选择的研究[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1998, 16(01): 85-87. |
[8] |
陈其兵, 江心. 湿地松纸浆林丰产技术研究[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1996, 14(03): 440-443. |
[9] |
吴强. 杉木砧木质量对接穗生长影响的研究[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1996, 14(02): 264-266. |
[10] |
汪来发, 邱德勋. Psedudomonas sp.A03对Rhiaoctonia solani的抗生现象[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1994, 12(02): 248-252. |
[11] |
汪来发, 邱德勋. Psedomonas sp. A03处理种子防治杉木和云杉幼苗立枯病(Phizoctonia solani)[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1994, 12(02): 240-247. |
[12] |
李本国, 段官安, 秦秀兰, 袁亚夫, 周述娥. 杉木种子园叶枯病(Lophodermium uncinatum)及防治初探[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1994, 12(02): 235-239. |
[13] |
冯红. Pseudomonas属分离物对杉苗根附着的初步研究[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1993, 11(03): 423-427. |
[14] |
李本国, 左华清, 王子顺, 李远翔. Trichoderma harzianum抗生菌株F060同敌克松联合防治杉苗猝倒病[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1992, 10(02): 301-306. |
[15] |
李景熹, 王米力. 美国湿地松地理种源引种的遗传变异[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1988, 6(04): 313-3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