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陈秋燃, 李佳丽, 刘明, 周娟, 陈阳, 吴信生. 獭兔Slc7a11基因过表达对黑色素相关基因的影响及SNP检测[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19, 37(04): 550-556. |
[2] |
毛初阳, 吴周林, 邹秉权, 陈仕毅, 赖松家. 长毛兔Hoxa4基因多态性及其与产毛量关联性分析[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16, 34(02): 239-244. |
[3] |
李春梅, 贾先波, 陈仕毅, 王杰, 赖松家. 家兔PPARγ基因编码区多态性及其与生长性状的关联分析[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14, 32(01): 76-81. |
[4] |
陈仕勇, 马啸, 齐晓芳, 张新全. 披碱草属物种AFLP体系优化[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10, 28(04): 467-470. |
[5] |
王杰, 原清会, 张明, 曾长军, 赖松家. 中国荷斯坦奶牛PPARGC1A基因内含子9的SNP与产奶性状的相关分析[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10, 28(02): 219-222. |
[6] |
李碧侠, 任守文, 王学敏, 葛云山. 猪PGC1基因多态性与肉质性状的相关性分析[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07, 25(03): 369-372. |
[7] |
罗庆斌, 郑凤珊, 杜红丽, 张细权, 杨关福, 邱祥聘, 曾凡同. 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鸡HSP70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05, 23(01): 90-94. |
[8] |
李明洲, 张凯, 李学伟, 帅素容. 中国地方猪种ESR基因PvuⅡ多态性及其与产仔数关系的研究[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03, 21(03): 258-262. |
[9] |
傅体华, 任正隆. 簇毛麦染色体的形态学及Giemsa-C带的多态性研究Ⅱ.簇毛麦染色体在人工双二倍体中的C-带变化[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01, 19(04): 404-405,422. |
[10] |
傅体华, 任正隆. 簇毛麦染色体的形态学及Giemsa-C带的多态性研究Ⅰ.簇毛麦染色体的核型及C-带核型[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01, 19(04): 400-403. |
[11] |
张淑君, 曾凡同, 邱祥聘, 熊远著, 邓昌彦, 郑嵘, 蒋思文, 肖森木, 夏瑜, 王春芳. 母猪的二个基因位点的多态性及其与产仔数连锁关系研究[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01, 19(01): 73-76. |
[12] |
赖松家, 史荣仙, 余超群, 黄铁夫. 滨湖水牛血液蛋白多态性与数量遗传特性研究[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1997, 15(02): 246-249,179. |
[13] |
史荣仙, 郑维明, 左福元. 中国水牛血液蛋白多态性研究Ⅱ·水牛血液蛋白多态性与环境[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1996, 14(04): 592-594,598. |
[14] |
史荣仙, 赖松家, 郑维明. 中国水牛血液蛋白多态性研究Ⅰ·血液蛋白多态性[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1996, 14(04): 586-591. |
[15] |
史荣仙, 左福元, 赖松家. 中国水牛血液蛋白多态性研究Ⅲ·水牛血液蛋白多态性遗传分析[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1996, 14(04): 595-5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