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孟逸凡, 秦丹, 孟庆瑞. 8个藤本月季品种核型比较分析[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20, 38(05): 545-550. |
[2] |
杨财容, 张海琴, 刘松青, 沙莉娜, 周永红. 六倍体披碱草属的核型分析[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19, 37(04): 429-433. |
[3] |
杨春英, 刘良国, 杨品红, 韩庆, 邹万生. 洞庭湖水系3种鳢科鱼类的染色体组型分析[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16, 34(04): 493-498. |
[4] |
余小芳, 蒋喻林, 刘宇婧, 冯艺玫, 周永红. 基于形态学的8种鸢尾属植物分支分类学分析[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16, 34(04): 440-444. |
[5] |
王春梅, 唐茜. 崇州枇杷茶野生大茶树染色体核型分析[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12, 30(04): 419-423,444. |
[6] |
韩琳娜, 周凤琴. 不同种源引种紫锥菊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11, 29(01): 52-55. |
[7] |
范巧佳, 田孟良, 尹若熙, 罗曦. 川牛膝染色体核型分析[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09, 27(03): 279-283. |
[8] |
张颖, 张利, 张海琴, 丁春邦, 周永红. 鹅观草属、披碱草属、猬草属和仲彬草属物种的醇溶蛋白分析[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06, 24(03): 256-262. |
[9] |
刘静, 杨瑞武, 张海琴, 周永红. 小麦族猬草属和近缘属物种醇溶蛋白分析[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06, 24(03): 263-268,347. |
[10] |
程云, 李焕秀. 辣椒材料亲缘关系的RAPD初步分析[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04, 22(04): 386-388. |
[11] |
丁春邦, 周永红, 杨瑞武, 张利. 拟鹅观草属植物的醇溶蛋白研究[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04, 22(02): 112-116. |
[12] |
陈圣偶, 张红平, 李利, 吴登俊, 李小勤, 徐文福, 赵兴元. 凉山半细毛羊种质特性的研究[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02, 20(03): 270-274. |
[13] |
周永红, 郑有良, 杨俊良, 颜济, 魏育明, 杨瑞武. 鹅观草属、披碱草属、猬草属和仲彬草属植物的RAPD分析及其系统学意义[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01, 19(01): 14-20. |
[14] |
杨瑞武, 周永红, 郑有良. 披碱草属的醇溶蛋白研究[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00, 18(01): 11-14. |
[15] |
帅素容, 杨营, 黄勇富, 曾文先. 黑熊染色体组型分析[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1997, 15(01): 111-114,1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