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邹雪, 丁凡, 李洪浩, 刘丽芳, 余韩开宗, 陈年伟. 彩色马铃薯资源的疮痂病抗性分析及药剂防效研究[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20, 38(06): 661-669. |
[2] |
孙歆, 曾富春, 胡攀. 水分胁迫下水杨酸对大麦幼苗抗氧化能力的影响[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11, 29(02): 160-163,206. |
[3] |
严俊, 王莹, Y. Gutterman, E. Nevo, 程剑平. 以色列“进化峡谷”野生二棱大麦种子休眠与幼苗抗旱研究[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11, 29(01): 1-5. |
[4] |
汤天泽, 税红霞, 牛应泽, 蒙大庆, 李芝凡, 胥岚, 范其新, 陈军, 刘念. 白菜型油菜与海甘蓝属间杂交时花粉与柱头相互作用[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10, 28(04): 459-462. |
[5] |
张海琴, 凡星, 付敏, 周永红. 两个鹅观草与披碱草属间杂种的染色体配对分析[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10, 28(01): 5-9. |
[6] |
张颖, 张利, 张海琴, 丁春邦, 周永红. 鹅观草属、披碱草属、猬草属和仲彬草属物种的醇溶蛋白分析[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06, 24(03): 256-262. |
[7] |
张春, 周永红, 于海清, 凡星, 张海琴. 鹅观草属、披碱草属、猬草属和仲彬草属物种的酯酶同工酶分析[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06, 24(02): 130-134,151. |
[8] |
魏育明, 颜泽洪, 吴卫, 刘登才, 周永红, 郑有良. 几个中国大麦属物种核rDNAITS区序列分析[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05, 23(01): 1-7. |
[9] |
丁春邦, 周永红, 杨瑞武, 张利. Pseudoroegneria spicata×P. libanotica种间杂种F1的细胞遗传学研究[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04, 22(04): 293-295. |
[10] |
丁春邦, 周永红. 小麦族拟鹅观草属研究进展[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04, 22(03): 269-273. |
[11] |
魏秀华, 周永红, 杨瑞武, 丁春邦, 张利, 张海琴. 鹅观草属三个物种及其居群间的酯酶同工酶分析[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04, 22(02): 117-120,195. |
[12] |
丁春邦, 周永红, 杨瑞武, 张利. 拟鹅观草属植物的醇溶蛋白研究[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04, 22(02): 112-116. |
[13] |
叶鹏盛, 曾华兰, 李琼芳, 谭永久, 何洪华, 廖维平. 利用卡那霉素间接鉴定转基因抗虫棉的研究[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03, 21(02): 129-131. |
[14] |
. 叶华智, 余桂容, 严吉明, 张敏. 小麦赤霉病的生物防治研究Ⅲ.拮抗芽孢杆菌B4、B6菌株的防病机制[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03, 21(01): 18-22. |
[15] |
余桂容, 叶华智, 张敏, 秦芸. 小麦赤霉病的生物防治研究——Ⅱ.拮抗芽孢杆菌在麦穗上的消长动态及生物学特性[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02, 20(04): 324-3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