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余思源, 赵山行, 蒋春先, 邓晓悦, 李庆, 张伟, 杨群芳, 王海建. 4种寄主植物对圆粒短角棒虫脩生物学特性的影响[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21, 39(2): 227-233. |
[2] |
吕宗徽, 黄呈峤, 杨坤齊, 杜金莹, 解萌, 倪庆永. 红卷象叶卷空间分布动态的初步研究[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20, 38(04): 471-477. |
[3] |
谢春平, 赵柏松, 刘大伟, 方彦. 霸王岭自然保护区黑桫椤种群结构特征分析[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18, 36(06): 765-771. |
[4] |
谢春平, 方彦, 方炎明. 乌冈栎种群数量动态分析[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10, 28(04): 438-448. |
[5] |
温安祥, 谢嗣光, 何涛. 四川地区黄粉虫越冬初报[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01, 19(03): 292-293. |
[6] |
安新民, 张光伦, 王骏骐, 刘天仁. 苹果新品种在中亚热带地区栽培的生物学特性与生态反应研究[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00, 18(01): 46-52. |
[7] |
李兴军, 刘熔山, 张光伦. 生态因子对苹果着红色的生态生理效应[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1997, 15(04): 491-498. |
[8] |
王永清, 汤浩茹, 邓群仙, 李文君. 几种木本园艺植物塑料袋内密封扦插试验[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1997, 15(04): 486-490. |
[9] |
杨伟, 周祖基, 曾垂蕙, 杨德敏, 叶伟军, 邱宗海, 李才进, 唐祥云. 粗鞘双条杉天牛越冬成虫在受害杉木上的垂直分布规律研究[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1996, 14(04): 565-570. |
[10] |
黄云, 罗世春, 陈兰明. 梨胶锈重寄生菌的应用研究──Ⅱ·重寄生菌对苹果锈病菌的寄生形态特征及侵入[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1996, 14(03): 328-330,365. |
[11] |
张庆, 冷怀琼, 朱继熹. 苹果叶面附生微生物区系及其有益菌的研究Ⅰ.叶面附生微生物区系的初步研究[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1996, 14(02): 157-161. |
[12] |
李建荣, 石万成, 刘旭. 防治措施对苹果园昆虫群落结构及其稳定性的影响[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1995, 13(02): 121-126. |
[13] |
单虹丽, 蔡如希, 蒋代光, 俄满. 苹果苜蓿苔螨种群的空间分布型研究[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1995, 13(02): 170-174. |
[14] |
邓继尧. 金冠苹果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理化性状变化及各性状间相关性的研究[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1995, 13(01): 71-77. |
[15] |
李焕秀, 廖明安. 苹果无病毒和带病毒品种生理生化特性的研究初报[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1993, 11(02): 277-2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