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唐宇翀, 陈晓鸣, 周成理. 金斑蝶生物学特性研究[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21, 39(3): 400-407. |
[2] |
刘诚, 孙志鹏, 季振义, 王刚. 不同耕作方式下气候条件对小麦条锈病的影响————基于面板数据极大似然分位回归模型的分析[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18, 36(05): 605-610. |
[3] |
杨春英, 刘良国, 王文彬, 杨品红, 邹万生. 洞庭湖水系(歺又鱼)的形态及染色体组型研究[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16, 34(01): 102-105. |
[4] |
王玲娜, 张永清. 不同种植区域忍冬植株形态特征比较[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14, 32(04): 393-397. |
[5] |
陈国跃, 姚琦馥, 刘亚西, 邓梅, 吴文雄, 何员江, 余马. 四川地方小麦品种条锈病抗性研究[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13, 31(01): 1-8. |
[6] |
赵瑾, 汪志辉, 刘燕, 邱利娜, 范娜娜, 熊碧玲, 蒋黎黎, 江光富. 四川德阳市三种不同树形梨园冠层特征与品质的相关研究[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10, 28(01): 78-83. |
[7] |
符书兰, 张怀琼, 任正隆. 黑麦的不同抗条锈病特性在小麦育种中利用价值的评价[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05, 23(04): 379-382. |
[8] |
张利, 周永红, 郑有良. 小麦族仲彬草属植物的研究进展[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04, 22(03): 263-268. |
[9] |
刘遵春, 廖明安, 任雅君. 金花梨基因组DNA提取及其RAPD分析[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04, 22(01): 30-33. |
[10] |
廖中元, 苟明强, 何正明, 田茂元, 蒲光均, 杜杰, 何玉钏. 小麦条锈病最佳防治时期研究[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04, 22(01): 15-17. |
[11] |
黄云, 刘紫英, 董宝成. 梨胶锈菌重寄生菌(Tuberculina vinosa)对木瓜锈病菌的重寄生[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03, 21(04): 297-298,307. |
[12] |
李光蓉, 杨足君, 刘登才. 几个山羊草属物种抗条锈性在栽培小麦遗传背景中的表达[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03, 21(04): 277-279,288. |
[13] |
杨瑞武, 周永红, 郑有良, 丁春邦. 赖草属11个物种的形态学特征比较研究[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03, 21(03): 196-200. |
[14] |
吕秀兰, 周永清, 廖明安, 杨力. 几种农药对梨木虱若虫和卵防治效果的比较研究[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01, 19(03): 234-236. |
[15] |
张怀琼, 任正隆. 黑麦抗条锈病基因对小麦高产品种绵阳11的直接转移[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01, 19(03): 193-1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