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李青桦, 张玉, 林玉瑄, 王志宇, 杨玉婷, 谭波, 徐振锋, 李晗. 西南地区不同林型凋落物-土壤氮、磷含量分布特征[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21, 39(3): 341-347. |
[2] |
古韬, 王华, 刘瑞, 杨玉婷, 谭波, 张丽, 徐振锋, 李晗. 川西亚高山2种典型针叶林土壤碳氮磷和碳稳定同位素分布特征[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21, 39(3): 355-361. |
[3] |
马建刚, 宋维峰, 毛頔, 寇恒. 云南哈尼梯田系统土壤碳氮的时空分布特征[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21, 39(1): 71-78. |
[4] |
王科, 李浩, 邓劲松, 张成, 钟文挺, 孙加威, 任哓波. 不同耕作施肥方式对稻茬小麦氮素利用及土壤容重的影响[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20, 38(06): 654-660. |
[5] |
杨晓曦, 廖阳慈, 王雨琼, 张航, 王思珍, 王智贤. 不同氮源对白腐真菌发酵秸秆营养价值的影响[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20, 38(05): 564-571. |
[6] |
田娇娇, 蒋璐, 曾珍, 陈良华, 肖玖金, 张健. 模拟氮沉降初期对柳杉人工林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20, 38(04): 439-448. |
[7] |
陈娜, 朱鹏, 陈良华, 胡红玲, 张健, 肖玖金, 杨汉波. 6个优良杉木家系的生长、光合和氮磷养分利用效率差异[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20, 38(04): 449-456. |
[8] |
张祥林, 胡玉福, 舒向阳, 申屠瑜程, 杨乃瑞, 何佳, 费凯. 基于整合分析的氮添加对草地植被多样性、生物量及净初级生产力影响[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20, 38(03): 290-298. |
[9] |
邓振山, 王小江, 商荣芳, 陈凯凯, 齐向英, 孙志宏, 贺晓龙. 刈割后不同施氮水平对延安市巨菌草农艺性状及饲用品质的影响[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19, 37(03): 352-358. |
[10] |
陈松鹤, 徐开未, 樊高琼, 白燕, 杨洪坤, 陈远学. 长期施氮对饲草玉米产量、土壤养分和微生物数量的影响[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19, 37(03): 314-320. |
[11] |
苟小梅, 张瑞平, 张宇羽, 余伟, 蔡艳, 杨军伟, 杨建春. 苗床添加微生物肥料对植烟根际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的影响[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19, 37(03): 338-342. |
[12] |
王仲林, 谌俊旭, 程亚娇, 范元芳, 李凡, 赵刚成, 杨峰, 杨文钰. 不同宽窄波段组合的光谱参量对夏玉米穗位叶氮素含量估测[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19, 37(02): 152-160. |
[13] |
肖玲, 唐廷廷, 李美良, 韩国全. 冷藏对虾中腐败希瓦氏菌活菌EMA-qPCR检测方法的建立[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19, 37(02): 247-252. |
[14] |
都洁, 宋会兴. 模拟粉尘覆盖对瓜叶菊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19, 37(01): 41-46. |
[15] |
金容, 郭萍, 周芳, 杜伦静, 刘斌祥, 孔凡磊, 袁继超. 控释氮肥比例对玉米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18, 36(06): 729-7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