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 2012, Vol. 30 ›› Issue (03): 364-368.doi: 10.3969/j.issn.1000-2650.2012.03.018
周岳1, 庄天慧2
ZHOU Yue1, ZHUANG Tian-hui2
摘要: [目的] 分析贫困村"5·12"地震灾后重建中农民精神文化需求的特征及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贫困村灾后精神文化建设的现实路径。[方法] 实地调研四川省10个"5·12"地震严重受灾的典型贫困村,整理相关问卷及访谈记录,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随着灾后重建的完成,贫困村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逐渐强烈,表现为需求愿望由被动变为主动、形式由单一变为多样、内容倾向于农技培训、层次由民俗变为流行等特征。主要存在重建对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重视不够、投入不够,农民精神文化需求未能满足等问题。[结论] 立足贫困村灾后重建中农民精神文化需求的新特点,应突出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位置,在充分尊重农民精神文化需求的基础上科学规划、加大投入、加强考核,鼓励社会参与,进一步完善贫困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贫困村精神文化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快推进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