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 1998, Vol. 16 ›› Issue (03): 294-299.doi: 10.16036/j.issn.1000-2650.1998.03.002
杨先泉, 任正隆
Yang Xianquan, Ren Zhenglong
摘要: 研究多穗轴节类小麦资源的穗轴节数与小穗数间及它们与其它穗部性状和抽穗间的关系是评价多穗轴节类利用价值,确定利用方式和策略的重要基础。本文通过对部分多穗轴节类和普通穗类基因型及多穗轴节×普通穗类杂种F1性状间简单相关和多元相关分析发现:1.多穗轴节类所具有的不利性状是可以克服的,只是不同性状改良难易程度不同。因而在多穗轴节小麦育种中应进一步创造、引入变异类型,丰富遗传资源,使之更接近早熟高产多穗轴节育种目标。2.各穗部性状在(MRN×CS) F1中有利和不利关系共同存在。以现有多穗轴节类为亲本利用杂种优势,需要综合考虑性状间的关系和特定的生态环境要求。3.本试验采用的多穗轴节类基因型的多穗轴节性状和小穗数性状可能存在不同的遗传基础,两者与其它穗部性状和生育期间的关系也有所不同,推测其差异可能是由于穗轴节和结实小穗的发育差异造成的。在这些多穗轴节类基因型的基础上进行多穗轴节小麦育种应注意区别穗轴节数和结实小穗数,在穗轴节数多的基础上进一步对结实小穗数进行选择。
中图分类号: